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喃喃道,“我们都不过是棋子。
可至少……你还愿意为这枚棋子流泪。”
***
春尽夏至,兴庆府迎来第一场暴雨。
雨水连续下了三日,冲垮了旧城墙的一角,却也让干涸多年的护城河重新注满。
百姓起初惶恐,以为是“天怒降罚”
,待见并无瘟疫灾荒,反倒田地得润,渠网通畅,这才渐渐安心。
就在雨停当日,织坊学堂举行首次“童子试”
。
不限出身,不论族别,凡年满六岁者皆可报名,考题仅为三道:抄写《孝经》一段、计算布匹交易盈亏、回答“何谓公正”
。
主考官是新任工部员外郎陈恪,一个四十出头的南方士人,清瘦寡言,却极重实务。
他亲自阅卷,当晚便拟定榜单,并奏请朝廷设立“西北童生籍”
,允许优等者赴汴京参加乡试,待遇等同内地学子。
消息传出,震动西夏上下。
老贵族怒斥“僭越祖制”
,年轻子弟却奔走相告。
尤其是一些混血儿??父为党项、母为汉俘者,历来被视为贱民,不得入仕,如今竟有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许多人跪在学堂门前磕头致谢,哭声震天。
王小仙也带孩子去了放榜现场。
虽知他年幼不解,但她仍指着名单上的名字,一字一句地念出来,仿佛是在预演未来的可能。
人群中,有个十一岁的少年挤上前,怯生生地递上一张纸条。
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娘,我考上啦!
我能念书了!”
王小仙接过纸条,鼻子一酸。
她抬头看向那少年,只见他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鞭痕,显然是逃奴出身。
可眼神明亮,像是燃着一团火。
“你叫什么名字?”
她问。
“阿塔。”
少年挺起胸膛,“蒙古来的,但现在我是兴庆人。”
王小仙点点头,将纸条小心折好,放入袖中。
她忽然明白,江宁公为何如此执着于推行教化。
这不是仁政,也不是恩赐,而是一场静默的革命??用笔墨代替刀兵,用制度消解仇恨,用一代人的觉醒,终结百年的厮杀。
***
与此同时,汴京皇宫深处,一场密议正在进行。
赵顼召见江宁公与枢密使韩缜,闭门议事两个时辰。
内侍只听见几句断续言语:“……血脉确认……十年之期……宗室择贤法草案……不可动摇。”
次日,诏书下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