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在长安城的另一端,西明寺的钟声正与荐福寺相和。
这处原为隋朝杨素宅邸的院落,贞观十年时由李承乾敕令改建为寺。
杨素旧宅的画栋雕梁被悉数保留,只将正厅改为佛殿,偏院辟为僧寮。
李承乾亲笔题写的“西明”
匾额悬于山门,取“西方净土,光明普照”
之意。
西明寺的译经事业,比荐福寺更早起步。
贞观年间,玄奘大师曾在此短暂驻锡,将带回的部分佛经存放于寺内藏经阁。
到了李象监国时,义净常往返于两寺之间,上午在荐福寺与弟子们校勘经文,午后便赴西明寺查阅玄奘留下的译稿。
李象为两寺各备了一套《一切经音义》,供译经者参考,书页间常夹着他亲手批注的蝇头小楷。
有一回,李象在西明寺的藏经阁发现一卷残破的《法华经》,纸页泛黄如秋叶,却在“药王菩萨品”
处有朱笔圈点。
寺僧告知,这是长孙皇后生前常读的经卷,当年由李承乾送入寺中供养。
李象将经卷小心托在掌心,仿佛触到了祖母的温度,他当即请工匠重装经卷,在卷首题下“皇祖母手泽”
五字,存入紫檀木匣。
此后每年的上元节,荐福寺与西明寺同时点亮千盏灯。
李象站在荐福寺的译经堂前,看百姓们举着花灯从朱雀大街涌来,孩子们绕着老槐树追逐,笑声混着钟声漫过长安城的夜空。
义净捧着新译好的《心经》走来,月光落在经卷上,像一层薄薄的银霜。
“殿下,”
义净合十,“两寺译经己逾百卷,皆赖圣恩。”
李象望着远处西明寺的灯火,那里的藏经阁正亮着一盏孤灯,想必是僧人们在连夜抄写经文。
他忽然想起幼时,祖父李世民曾指着长安城的地图说:“寺观不在多,能安民心便好。”
此刻的长安,梵音与市井声交织,香火与炊烟共升,或许正是祖父与祖母期盼的太平景象。
一阵风过,荐福寺的铜铃轻响,西明寺的钟声遥遥应和。
李象低头看向掌心,不知何时沾上了一点墨痕,像颗小小的星子。
他知道,这些寺宇不只是祈福的场所,更是时光的容器——装着李世民的雄才,长孙皇后的慈悲,李承乾的期许,还有他自己,对这片土地最深的温柔。
那日,李象在荐福寺译经堂校完最后一卷经文,己是暮色西合。
寺僧送来晚斋,他却望着窗外发呆——今日是长孙皇后的忌辰,往年此时,他总会随父亲李承乾去感业寺上香,今年却因两寺事务繁忙耽搁了。
“殿下,西明寺遣人送来了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