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莲子羹,是按陛下临走前说的法子做的,加了些天竺带回的冰糖,您尝尝。”
苏氏亲自为他盛了一碗,汤匙碰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象坐在下首,给父亲夹了块肘子:“这是长安西市那家老字号的,儿臣特意让人盯着火候,就等父皇回来吃热乎的。”
李承乾舀了一勺莲子羹,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抬头时,正见苏氏望着他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李象则在讲着他监国时的趣事——有回户部奏报粮仓账目,他看出数字有误,连夜核查,竟查出了官吏虚报的问题,最后那官吏被罢官时,还嘟囔着“太子比陛下还严”
。
“你做得对。”
李承乾放下汤匙,语气郑重,“治国就该这般仔细,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两只锦囊,递给苏氏的是一枚天竺宝石镶嵌的发簪,鸽血红的宝石在烛火下流转,“这是戒日王王后送的,说天竺女子都爱用它簪发。”
又递给李象一卷羊皮地图,“这是西域商道的新图,你且看看,将来如何让长安的丝绸更快运到天竺去。”
苏氏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发簪,笑道:“陛下心里,倒还记着这些。”
李象展开地图,眼睛发亮:“父皇,您看这里——若从河西走廊修一条首抵葱岭的驿道,再让吐蕃协助护卫,商队往返能省半个月!”
父子俩凑在灯下讨论,苏氏便在一旁静静添汤,偶尔插一句“也得让商队带着咱们的医术过去,天竺不是缺药材吗”
,引得父子俩都笑起来。
窗外,太液池的月光漫进殿来,与烛火交织成一片柔和的光晕。
李象忽然想起什么,起身从柜中取出一幅画:“父皇,这是儿臣画的《长安秋晚图》,您走后,儿臣每个月添画几笔,如今正好画完。”
画上,朱雀大街车水马龙,曲江池畔游人如织,甚至能看到西域商人牵着骆驼走过西市牌楼。
李承乾接过画,指尖抚过画中熟悉的街景,忽然笑道:“明日让李敬玄把他画的天竺风光拿来,咱们父子俩把画拼在一起,便是一幅‘唐竺万里图’了。”
苏氏笑着接口:“再让宫人裱起来,挂在偏殿,让子孙后代都看看,咱们大唐的使者,曾走到过那么远的地方。”
夜渐深,莲子羹见了底,烛火也弱了些。
李象起身告辞:“父皇母后早些歇息,儿臣明日再过来请安。”
李承乾点头,看着他走出殿门,背影己与当年那个追着他要风筝的孩童判若两人。
苏氏收拾着碗筷,忽然轻声道:“陛下不在的这些日子,象儿夜里总往我宫里跑,说梦见您在沙漠里迷路。”
李承乾从身后轻轻揽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让你们母子担惊受怕了。”
她摇摇头,转身回抱住他:“只要陛下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
殿外的梆子敲了三更,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地上拼出细碎的银斑。
李承乾望着帐顶熟悉的龙凤纹样,听着身旁苏氏均匀的呼吸声,忽然觉得,这趟西行带回的最珍贵的宝物,不是天竺的贝叶经,也不是吐蕃的良种,而是此刻——宫灯暖,家人在,万里归途的终点,是这一盏永远为他亮着的家灯。
次日清晨,李承乾站在太极殿的丹陛上,望着阶下黑压压的群臣,忽然想起昨夜李象说的话:“父皇,儿臣总觉得,您这趟回来,身上的气息都不一样了。”
他微微一笑,或许吧——走过恒河的波,踏过吐蕃的雪,看过不同的信仰在阳光下共存,才更明白,这长安的繁华,不仅在于宫墙的巍峨,更在于每一盏灯下,那寻常却安稳的人间烟火。
而他,便是要守护这烟火,让它与万里之外的灯火相映,在岁月里,酿成更醇厚的文明之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