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飞狐口的风带着冰碴,刮在脸上像被钝刀割过。
李从珂蜷缩在崖壁的背风处,将半张脸埋进粗糙的羊毛披风里,睫毛上凝结的白霜让视线有些模糊。
他能听到下方谷底传来隐约的马蹄声,那声音由远及近,像擂在心头的鼓点,每一声都敲得他神经紧绷。
这是他们在飞狐口潜伏的第三个日夜。
干粮己经所剩无几,最后一块麦饼被他分给了身边的少年兵阿木。
那孩子才十五岁,眉眼间还带着稚气,却在三天前主动请缨加入伏击队,理由是“想为死去的哥哥报仇”
——他的哥哥是魏州之战中牺牲的亲卫,就倒在冯道通身边。
此刻阿木正抱着弓,小脸冻得发紫,却依旧死死盯着谷底,睫毛上的霜花簌簌落下,像极了他哥哥临死前掉落的枪缨。
李从珂的指尖无意识地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腰间的玉佩。
那是块普通的和田玉,雕着只歪歪扭扭的狼,是他十二岁那年义父亲手刻的。
当时义父的刀法比现在生涩得多,狼的眼睛被刻成了两个不对称的圆,他却宝贝得不行,贴身戴了十二年。
玉佩的边缘被体温焐得温热,与他冰凉的指尖形成诡异的温差,就像他此刻的心境——既盼着周德枢快点进入伏击圈,又怕这一战会像魏州那样,再次留下无法愈合的伤口。
他想起魏州城破的那个清晨,冯道通挡在他身后,箭簇穿透胸膛的声音闷得像块石头砸进棉絮。
当时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记得冯道通咳出的血溅在他脸上,滚烫得吓人,还有那句没说完的“将军……活下去……”
。
后来他无数次想,如果当时自己反应再快一点,如果没有轻信符存审的假意投降,是不是就能救下冯道通,救下那些跟着他冲进魏州城的弟兄?
“将军,来了!”
石敬瑭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的右手按在刀柄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左手却悄悄攥着块碎布——那是他妻子临行前缝补的衣角,上面还留着淡淡的皂角香。
李从珂知道,石敬瑭的妻小还在太原,郭从谦早就将他们监视起来,若是此战失败,恐怕……他不敢再想下去。
李从珂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翻涌的思绪强压下去,探出头看向谷底。
黑压压的军队正沿着狭窄的谷道缓缓前进,旗帜上的“周”
字在风中猎猎作响,被阳光照得有些刺眼。
周德枢的中军仪仗走在队伍中段,明黄色的伞盖在灰扑扑的山谷里格外扎眼,像个移动的靶子。
他胯下的白马神骏非凡,想必是从西域进贡的良种,与周围士兵的瘦马形成鲜明对比——这倒是符合周德枢的性子,素来喜欢铺张炫耀,哪怕是行军打仗,也要摆出皇亲国戚的排场。
“果然带了辎重队。”
石敬瑭的声音里透着兴奋,“看那规模,至少有五百辆粮车。”
李从珂却皱紧了眉头。
五百辆粮车,按每车三十石计算,就是一万五千石粮食,足够三万人吃一个月。
周德枢带着这么多粮草,显然做好了长期围困的准备,这与他们预想的“骄兵轻进”
有些偏差。
他的目光扫过粮车周围的护卫,那些士兵穿着厚重的铠甲,步伐沉稳,腰间的横刀擦得锃亮,显然是周德枢的精锐。
更让他心惊的是,队伍两侧的崖壁下,隐约有手持短弩的士兵在警戒,虽然隐蔽,却逃不过他常年在边关养成的眼力。
“不对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