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天,作坊门口的大墙上,就贴出了一张周正阳用毛笔写的招工启事,红纸黑字,格外醒目。
不是招力工,是招“学徒工”
。
要求不高,手脚麻利,识几个字,年纪在十六到二十五之间。
消息一传开,整个柳树湾都炸了锅。
田埂上,水井边,全是议论这事儿的。
“听说了吗?亦川他们厂子要招技术工了!”
“啥叫技术工?”
“就是不用光卖傻力气,得动脑子那种!
以后坐办公室的!”
“哎哟,那可了不得,以后就是铁饭碗里的铁饭碗了!”
报名那天,作坊门口挤得人山人海,不少当娘的把自家半大小子从被窝里薅出来,揪着耳朵就往这边送。
陆昭拿着个本子负责登记,嗓子都喊哑了。
筛选的过程也简单。
周正阳在院子里摆了张桌子,不考别的,就出几道简单的算术题。
“一斤山楂八分钱收,一百斤是多少钱?”
底下立刻七嘴八舌,有喊八块的,有喊八十的,还有个紧张得喊出八毛的,惹得一阵哄笑。
陆大柱则更直接,他拎来一筐好坏混杂的山楂,往地上一倒。
“来,都上来,把好的给我拣出来,坏的扔一边。
手脚麻利点!”
一帮年轻人立刻围上去,有的人手忙脚乱,拣一个掉两个;有的人犹豫不决,拿着一个坏果子看半天。
陆大柱就背着手在旁边瞅,谁是真利索,谁是装样子,他一眼就能看穿。
一轮下来,刷掉了一大半咋咋呼呼凑热闹的。
最后留下了十二个年轻人,有男有女,个个眼神里都透着股机灵劲儿,陆昭也名列其中,他算数最快,分拣也最准。
临时腾出来的作坊小屋,成了柳树湾有史以来第一个“教室”
。
没有正经课桌,就拿长条板凳拼着。
周正阳是头一天上课,还有点紧张,他拿着一本自己手写的教材,清了清嗓子。
“我们今天讲第一课,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底下坐着的年轻人,哪听过这个,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听得云里雾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