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没有直接回答如何安邦定国,而是先从“天命”
说起,奠定基调,将问题拔高到历史规律的层面。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连御座上的小皇帝,也好奇地探着身子,睁大了眼睛望着他。
赵崇面无表情,只淡淡吐出三个字:“继续说。”
“学子以为,评判古今人物功过,不可一概而论,需观其时,察其势。”
顾承安的声音愈发沉稳,“昔汉高祖起于微末亭长,非因其生而为帝,实乃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祖顺应人心,方成帝业;唐太宗以次子行兵变夺嫡,亦因隋末大乱,社稷危亡,太宗有拨乱反正、安邦定国之大功,方得承继大统。
此二人之举,若以常理度之,或有不合礼法之处,然皆因时势所迫,为救民于水火,不得不变,终成一代明君。”
这番话,引经据典,看似在说刘邦、李世民,实则句句都在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辩护,暗指当今摄政王赵崇的所作所为,亦是“时势所迫”
,是为了挽救危局。
,!
“故学子以为,安邦定国之道,首在得人,次在顺势。”
顾承安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赵崇那深邃锐利的眼眸,“若为政者,能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外御强敌,内安黎庶,则纵有非常之举,亦是时势所需,天命所钟。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然若行事皆为国为民,则‘实至’而‘名归’,天下自安,国家自定。
此所谓,非常之时,可行非常之道也!”
话音落下,整个太和殿死一般的寂静。
这番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近乎赤裸裸地在为赵崇的“摄政”
乃至未来可能发生的更进一步的“非常之事”
,提供理论上的合法性!
他将“礼法”
置于“时势”
和“实效”
之后,将“天命民心”
作为最高准则,这无疑是对传统儒家“君臣父子”
伦理秩序的巨大挑战,却也精准地切中了赵崇最核心的需求——执政的合法性!
说白了,就是:只要你能把国家治理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那你就算手段出格一点,甚至取代旧主,那也是天命所归!
周世安的手指,已经紧紧抠进了掌心,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咯咯”
声,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嘴唇微微颤抖。
御座之侧,一直面无表情的摄政王赵崇,嘴角竟极其缓慢地,勾起了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
他眼中精光一闪,淡淡道:“好个‘非常之时,可行非常之道’。
好一个‘实至名归’。”
他目光转向御座上的小皇帝,声音放缓了些,带着一丝引导的意味:“陛下以为如何?”
小皇帝周元似乎被刚才顾承安的话吸引住了,愣了一下,才怯生生地看了看赵崇,又看了看下方站着的顾承安,小声道:“顾……顾先生说的,好像……有道理。”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孩子般的好奇和一丝莫名的兴奋,似乎对这种打破常规的说法很感兴趣。
赵崇微微点头,目光再次扫向众贡士,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威严:“尔等,可还有异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