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串略显稚嫩、有些迟疑,带着孩童特有的轻快,应是那位年仅八岁的幼帝周元。
另一串则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势,正一步步踏上御座前的丹陛。
关键在于,这沉稳的脚步声,并非走向正前方的龙椅,而是停在了龙椅之侧。
幼帝未至御座,摄政王已然先行立于其侧。
“平身。”
一个低沉、威严,带着金属般质感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所有的杂音。
顾承安缓缓抬起头。
只见御座之旁,侍立着一位身着绛紫色蟒袍的男子。
他年约四十,面容冷峻,线条刚硬如同刀削,一双眼睛深邃锐利,如同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目光所及之处,无人敢与之对视。
即使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也散发出一种掌控一切、生杀予夺的强大气场。
无需介绍,顾承安便知,此人,正是权倾朝野、毁誉参半的摄政王,赵崇。
而龙椅上,坐着一个穿着明黄龙袍的小小身影,正是当今大周天子周元。
他看起来有些怯懦,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神躲闪,双手紧紧抓着龙椅扶手,似乎对这宏大的场面和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感到不安。
但当他的目光偶尔扫过身旁的赵崇时,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与敬畏。
赵崇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站立的二十名贡士,如同检阅自己的军队。
他的视线在周世安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又掠过其他人,最终,落在了顾承安的身上,停留的时间,比其他人稍长了那么一刹那,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探究。
“今日殿试,不考经义,不试诗赋。”
赵崇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本王亲问,尔等即答。”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一紧。
不少贡士脸上露出惊愕之色,显然没有料到会是这种情况。
不考平日里准备得滚瓜烂熟的八股文章,而是由权倾朝野、据说杀伐果断的摄政王亲自问对,这变数太大了!
谁也不知道这位摄政王会问出什么样的问题。
一名太监应声上前,展开手中黄绢,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宣读:“奉摄政王令,问诸生:观今日天下大势,内有民生多艰,外有强邻虎视,朝堂之上,亦有新旧之争。
当此之时,何以安邦?何以定国?策之!”
好一个题目!
顾承安几乎要冷笑出声。
这哪里是在问安邦定国之策?这分明是在问:我赵崇如今的做法,是对是错?你们是支持我,还是反对我?这江山,我该如何坐,才能名正言顺,才能稳固?这道题,比秋闱那道《论君臣之道》,更加直接,更加凶险!
它逼着每个人在摄政王面前,就他执政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做出明确的表态!
赵崇的目光再次扫视全场,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目光精准地锁定,直接点名:“江陵府,顾承安,你先答。”
一瞬间,殿内所有人的目光,或好奇,或嫉妒,或审视,或担忧,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顾承安身上。
周世安更是猛地转头,眼中寒光毕露,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怨毒。
顾承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思绪,缓步走出队列,来到大殿中央,对着御座和赵崇躬身作揖,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学子顾承安,参见摄政王,参见陛下。”
赵崇微微颔首,示意他回答。
顾承安挺直脊背,目光平静地望向前方,声音清朗,在大殿中清晰回荡:“回摄政王,学子以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道循环,非人力所能强阻。
然分合之间,兴亡之际,必有天命所归,人心所向者,应运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