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方拓应了一声,依旧笑着,“我觉得,小澍有前途。”
在岩壁训练完,一起哼着歌走在回去的路上。
众人边走边聊,说着到了四月天气转暖,可以组织去白河或者十渡野攀。
湖畔有夜风送来的幽香,黎晓唱带着众人走到一片蜡梅树旁,踮着脚嗅着黄色的花朵。
有队员走过去,拢起手指,向着鼻子轻轻扇动,被大家笑为实验做多了,到哪儿都不忘扇闻法。
还是浅浅的春意,伙伴们抱怨北京的春天太短,但在李澍看起来,和拥有漫长冬季的家乡比,北京的春天已经足够从容。
水塘边的山坡上,亮黄色的花枝如瀑布般沿着山石倾泻。
黎晓唱难免又给几人科普了一下,如何分辨迎春和连翘。
老队员们表示,每年听她说一遍,大概能记得。
几个新队员饶有兴致跟在后面,听她解说。
“这两个一个六瓣,一个四瓣,很好分。”
她说,“蔷薇科才真是变态。”
队友老吴说:“还以为动植物相关的你都懂。”
黎晓唱谦虚:“植物我也就认识常见的。
蔷薇科里各种杂交,还有层出不穷的园艺品种,真分不清。”
老吴问:“那校园里的动物,你基本都认识吧。”
“那……倒也不是。
哺乳动物和鸟认得比较全,鱼类和昆虫的话,常见的也还行吧。”
有新队员问:“校园里都能看到什么呢?”
说到校园里的各种动物,黎晓唱便停不下来:“这个园子虽然也是人工修葺的,但又不全是生硬的草坪和水泥固化的池塘,有起伏的小山坡,相对自然生长的本土植被;有纵横的水道、淤泥堆积的漫滩,像一个小湿地……”
她踢了一脚路边的落叶杂草:“没有这些,也不可能见到刺猬,冬天它们可能就躲在某个落叶堆里睡觉呢。
现在还是初春,慢慢会越来越热闹,过些天好多鸟儿就回来啦,到时候……”
李澍跟在后面,听得专注入迷。
不仅因为陈述的人是黎晓唱,而是在她娓娓道来中,一个不同的校园画卷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
除了大家关注的流浪猫,还有胆大包天在猫碗里觅食的喜鹊和灰喜鹊;
有春天拆树皮秋天嘴里塞松塔的松鼠,夜里在食堂路边飞奔的黄鼠狼;
有竞争不到配偶只好寻找好基友的鸳鸯,在池塘水面飞掠而过的羽毛亮丽的翠鸟;
迁徙万余公里、可以边飞边睡甚至连交|配也在空中完成的雨燕,身为猛禽却在校园里育雏的红隼和鹰鸮;
还有一只小鸟,曾牵动北京所有观鸟爱好者的心——本应出现在欧亚大陆西侧,却奇迹般现身北京校园的欧亚鸲,也就是知更鸟。
黎晓唱说,也许是天气影响,也许是先天基因,让某些小鸟偏离了它们原有的迁徙路线。
这种偶然出现在传统分布区之外的鸟儿们,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叫做“迷鸟”
,
若干年后李澍去美国读博,也在校园里找到了观鸟的同好,第一次见到了北美知更鸟。
他在网上稍作查询,便知道尽管名字相似,但这不是黎晓唱当时心心念念、说如果早点入学就能看到的那一种:
歌声悦耳的红胸脯小鸟知更鸟Robin在英国倍受喜爱,飘洋过海抵达新大陆的英国人或是为了纾解乡愁,便将同样红色胸脯的鸟儿称为北美知更鸟AmeriRobin。
因为想念,便寻找替代品,这是多么常见的心理啊。
可它毕竟不是你最初心心念念的——那只偶尔出现的迷鸟。
如果一个对鸟类学知之甚少的人,在北京某年秋冬偶尔邂逅胸前燃烧火焰的知更鸟,会不会以为,这种相遇只需要一点点的好运气?
却不知,它只是偶尔路过你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