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们不去救,他们便会抢;我们若先送粮,或许就能换和平!”
守将怒喝:“你有何凭证?竟敢擅动军令!”
程砚不退半步,从怀中掏出一枚铜牌,高举过顶:“凭这个!
凭三十年来所有守路人的誓言??路为众生而开,岂因异族而闭!”
那一刻,风雪骤停。
围观士兵中,竟有人默默摘下头盔,单膝跪地。
他们是曾在传灯祭中听过讲座的戍卒,心中早已埋下信念的种子。
最终,守将咬牙下令:“放行!
若有责罚,我一人承担!”
这支奇特的队伍就这样踏入风雪之中。
他们一路北行,沿途设立临时粥棚,发放耐寒作物种子,教牧民用积雪融水灌溉荒地。
起初遭弓箭驱逐,但他们始终不还手,只反复高呼:“我们不是兵,是来修路的!”
三个月后,奇迹发生。
北狄可汗亲自率部前来,不是为了开战,而是献上羊羔与皮毯,请求合作共建一条贯通南北的商道。
他说:“你们不怕死,也不抢夺,反而送来活命之物。
这样的敌人,我们宁愿当作兄弟。”
消息传回中原,举国震惊。
皇帝久久无言,最终提笔朱批:“此非武功之胜,实乃仁道之光。”
自此,归语道不再止于中原腹地,而是向北延伸三百里,直抵漠南绿洲。
沿途设驿站、立双语碑,汉狄百姓共同养护道路,互市通商,百年仇怨渐化烟云。
又一个十年过去。
春分那天,一位盲童被母亲牵着手来到归语亭旧址。
孩子天生看不见,却总爱听人讲守路者的故事。
他摸着石碑上的刻字,忽然仰头问:“妈妈,‘人在路在’是什么意思?”
母亲蹲下身子,握住他的小手贴在碑面:“意思是,只要还有人心存善意,愿意帮助别人,这条路就不会消失。”
孩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朵干枯的蓝莲,轻轻放在石坛上。
那是他亲手采摘、晾晒的,虽然颜色已褪,但他坚持说:“它还在发光。”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清脆铃声。
一辆牛车载着几位老人缓缓驶来。
车上插着一面褪色旗帜,绣着四个大字:“传灯使者”
。
这些人都是当年参加过“万人抄经”
的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