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还有的吃了空饷,跑到外面自己干去了。
这是一个教训,损害的首先是一把手的威信。
所以,我建议慢步跑,或者先搞试点……”
“老马的意见很好,千万不能着急……”
赵庆民点点头。
“是的,要慎重。
第二我就说说在职中层的考核。
首先,我认为在职干部的考核是虚的!
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
中干拿着丰厚的年金,造成了薪酬分配事实上的不合理,却没有硬性指标约束?!
岂非咄咄怪事?我问了组织部,也问了吕绮,更看了他们的考核办法,一句话,都是扯淡!
实际上一点效果没有!
我认为最先应当改革的是这一部分,选人的办法可以充分酝酿,可以先按老办法过度,无非我们慎重一些罢了,但不把对在职干部的考核体系真正建立起来,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未完待续),!
充新鲜血液,问题就更大了……
“多在哪里?我认为一是机构臃肿,集团设什么部门,我们对应的也设什么部门,甚至和地方上对应,比如是武装部,不就是负责预备役和招兵吗?用得着单设一个部门吗?所以必须精简机构。
其次是副职配的过多,有的分厂甚至配了四个副职,人浮于事必然带来争权夺利,效率低下。
怎么办?就要建立退出机制。
其实我们是有干部任职年限的规定的,遗憾的是没有严格执行。
不止是干部管理,好多方面都是这样。
我准备把退二线的制度再捡起来,副职是多少岁,正职是多少岁,到点就退。
只有让老同志退下来,才能腾出岗位提拔年轻同志。”
“我插句话啊,”
赵庆民打断了陶唐,“退出是对的。
但你要注意,就你说的45岁以上的干部,恰恰是公司的主力。
依照年龄退二线,对于公司是一个损失。”
“任何时候也做不到两全其美,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陶唐继续说,“因年龄退出现役的好处是明摆着的……你说的那种情况,可以变通处理,如果珍惜某些中层的专业能力,我们可以建立返聘制度。
把需要的人留下就是。
“现在我说说选人之难吧。
跟彭勇聊了几次,也从其他渠道做了些了解,我们目前的,或者过去执行的选人制度核心就是一把手。
基本是一把手说了算。
比如你老马是管生产的,发现基层有个好苗子,怎么办呢?主要就是向一把手推荐,努力说服一把手采纳你的意见。
是这样吧?当然,一把手可以从其他渠道发现人才,包括他的老婆子女。
这些所谓的后备干部交给组织部后,按照一把手的意愿完成所谓的考察,就上会了。
请你们回顾一下,有几个候选人是在考察中被刷下的?有几个上会的人选被否决?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不能说包括宋悦在内的历任一把手都是私心作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