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摧富益贫”
口号,最初也都是儒家学者提出来的,而不是造反农民发明的。
除去水浒式的热情、质朴和反抗精神外,底层文化还有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专制、保守、愚昧的一面。
底层文化从来也没有提出过改变传统等级宗法制度的要求,相反,在长期的被统治、被压迫中,他们积累了对统治阶级生活方式的强烈向往。
一旦掌握了权力,往往表现出对财富、权力的赤裸裸的向往,对威风尊贵、等级制度近乎变态的迷恋,对生命尊严的漠视。
六
在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是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的政权。
还早在永安时期,建国大业八字还没一撇,洪秀全就在敌人重重围困中,置敌人数万大军于不顾,兴致勃勃地开始制定等级制度。
他忙着把太平军(此时不到一万人)的军官分成十六等,什么王、国宗、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军帅、师帅等,名类军官多达三十九种。
与等级地位相配套的当然是物质待遇,洪秀全专门下诏,将所有物资供应都按级别进行划分,比如他规定,天王一天可吃十斤肉,以下逐级递减半斤,直至总制以下无肉。
把一万人分成十六等之后,洪秀全又废寝忘食,耗尽心血制定了烦琐周详的《太平礼制》,规定了这十六级之间见面的称呼,相互应该行什么礼节,对他们的家属亲戚如何称呼、如何行礼。
他规定,人民要称王世子为“幼主万岁”
,称他的三儿子为王三殿下千岁,四儿子为王四殿下千岁,如此等等。
称他的长女为天长金,二女儿为天二金,如此等等。
如果哪位读者有机会和兴趣,可以细读这本中国历史上的奇书。
在行军过程中,他无暇完善这种等级制度体系。
进入南京之后,洪秀全终于有充分的时间发挥他的创世天赋了。
在太平天国之内,贵贱尊卑之分远比清王朝要严、要细。
可以说,号称平等的太平天国社会里,等级差别的细化不光是达到了中国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是人类史上的最高水平。
太平天国社会之中,人们被分为十几个等级,这个等级是代代世袭、永不改变的——为官者,世世为官;为农者,世世为农。
各等级之间尊卑分明,权利待遇有着重大差别。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每个等级之间,也有精细的内部区分。
比如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之间,就有明确的高低贵贱——天王为君,以下东王第一,其次是南、北、翼、燕、豫五王依顺序排列。
所以天王称为“万岁”
,东王称“九千岁”
,西、南、北、翼诸王依次要递减一千岁。
这种差别在生活起居的各个细节中都明确地体现出来:天王府的宫殿中的彩绘是双龙双凤,东王府只画一龙一凤,南、北、翼、燕、豫五王府则画一龙一虎;天王冠上绣的是双龙双凤,东、北、翼王的王冠上则绣双龙单凤;这三王的凤凰也有差别:东王帽上的单凤栖于云中,北王的单凤栖于山冈,翼王的单凤栖于牡丹花上。
至于龙袍上的差别更为一目了然:天王袍上绣龙九条,东王绣龙八条,北王七条,翼王六条,燕、豫二王各五条。
他们下达的文书称呼也不一样:天王的文书叫“诏旨”
,东王文书称“诰谕”
,北王文书曰“诫谕”
,翼王为“训谕”
,燕、豫则是“诲谕”
。
至于玺印,尺寸也有严格不同:天王玺印八寸见方,东王印长六寸六分,宽三寸三分,以下依次递减。
年月,英国公使文翰访问天京,派翻译官麦多士与北、翼二王会见。
麦多士发现,由于两王排序有先后,所以态度上也分出明显的尊卑:“北王阶级高于翼王,故后者只注视恭听,不与吾直接谈话。
北王向其注视或交谈时始开口,然亦不过寥寥一两句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