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忧惧过度,在二十三岁时一病身亡。
虽然一句话吓死了大儿子,乾隆也心有内疚,但是他严防皇子皇孙觊觎权力的决心并没有因此稍衰。
乾隆四十一年(年),乾隆非常喜爱的皇长孙绵德与一京官互送礼品之事被他得知,他立刻削去绵德的王爵,罚他去守泰陵。
同年七月,一个山西小吏向出继出去的四阿哥投信,被凌迟处死,四阿哥也因此背了个黑锅,于几个月后忧惧而死。
乾隆皇帝不断地通过强硬的举动,向所有人证明,任何歪门邪道、阴谋诡计都是自取灭亡。
嘉庆深知,通往皇位的路是一座独木桥,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
对一个接班人来说,不犯一个错误比做一百件正确的事情更重要。
历史上无数太子的悲惨命运提醒他,必须把自己脾气中的任何火气都磨去,把性格中任何任性的冲动都束缚住。
漫长的“接班人”
生涯,对嘉庆皇帝的性格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在二十多年的储位生涯中,他养成了凡事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性格,做事信条是安全第一、不犯错误、不留辫子,做人风格是中庸平和——不标新、不立异、不出格。
换句话说,他总是瞻前顾后,畏狼怕虎。
政坛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紧张半天;任何一方政治势力的态度,他都会考虑和权衡。
“稳健”
,他自以为是自己最大的优点,实际上也是他最重的枷锁。
四
除了“安全第一”
的性格局限外,头脑和观念也是重要的原因。
作为一个从书斋中成长起来的皇帝,一登上帝位,他手中除了“圣人心法”
和“祖宗旧制”
,没有任何新的利器。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颙琰知道,在这个洞察一切的老皇帝时代,通向皇帝之位的唯一道路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修身养性,克己制欲,用自己的道德表现和学业水平做唯一的通行证。
所以,自从懂事起,颙琰即以勤学闻名。
皇十五子自认为天赋平常,所以学习起来异常用功,三九寒冬,深更半夜,还经常手不释卷。
在他的诗集中每有这样的诗句:“夜读挑灯座右移,每因嗜学下重帏。”
“更深何物可浇书,不用香醅用苦茗。”
乾隆时期的皇子教育被后人称为最严格、最系统的,也是最成功的。
乾隆曾经说过:“皇子读书,唯当讲求大义,期有裨于立身行己,至于寻章摘句,已为末务。”
嘉庆的读书生活,主要是一个“讲求大义”
、“修身养性”
、“存天理灭人欲”
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建立“正确世界观”
,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中规中矩的儒家圣徒的过程。
按照传统的标准,嘉庆皇帝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在乾隆的严厉督责和师傅的严格要求下长大的颙琰,品格端方,为人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
标准化的教育,成功地一点点锤炼出他体内的种种杂质,成功地封闭了嘉庆皇帝的头脑,使他形成了静态的中世纪的思维方式。
“道之大原出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