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已经录下来了……你要听吗?”
“快。”
晓禾闭上眼。
音频响起。
那是一段清脆如溪水的旋律,伴着稚嫩的女声轻轻吟唱:
>“黄花开在沙边沿,
>妹妹等姐回家园。
>风不来,笛不响,
>心里藏着一句话。”
歌声落下的一刻,南京校园里的“阿婆树”
猛然抖动,一片叶子飘落,正巧贴在晓禾掌心。
叶脉间浮现出三个字:**“她说的是我。”
**
晓禾睁开眼,泪水无声滑落。
她立刻召集团队,启动“记忆共振网络”
??这是近年来由全球学者共建的信息系统,能通过情感频率匹配散落在各地的记忆碎片。
输入“卡兰”
与童谣旋律后,数据库瞬间激活。
第一条线索来自青海湖畔一座废弃的藏传佛教小庙。
一位年迈的喇嘛回忆,五十年前曾有一位流浪女子每日清晨在庙外石阶上刻字,刻的不是经文,而是一首反复修改的诗。
他当时不懂汉语,只记得最后定稿的几句:
>“我不是风带走的尘,
>我是沙里埋着的根。
>若有一天你听见歌,
>请告诉姐姐,我没有恨。”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蒙古国境内一处古丝绸之路驿站遗址,考古队近日挖掘出一具孩童骸骨,身旁有一块刻满符号的陶片。
经语言学家破译,那些符号竟是用河西走廊一带早已失传的古羌语写成的日记片段:
>“今天风很大。
姐姐说她要走了,去找吃的。
她说会回来。
我把最后一块饼塞进她怀里。
她说:‘卡兰,你要活下去。
’我说:‘那你一定要唱歌给我听。
’她点头。
可她再也没有回来。
我已经三天没喝水了。
我想告诉她,我很想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