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杜甫这年是五十七岁,困守长安时,他便患了肺病和恶性疟疾,在成都时,又患风痹,到夔州后,病况加重,右臂偏枯了,左耳也聋了,牙齿也一半落了,到这时,正是一身是病痛。
我们不能轻易滑过这个“病”
字,杜甫决不是无病的。
[四]《通鉴》卷二百二十四:“大历三年八月,壬戌,吐蕃十万众寇灵武。
丁卯,吐蕃尚赞摩二万众寇邠州,京师戒严,邠宁节度使马璘击破之。
九月,命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以备吐蕃。
朔方骑将白元光破吐蕃二万众于灵武。
吐蕃释灵州之围而去,京师解严。
十一月,郭子仪还河中,元载(当时宰相)以吐蕃连岁入寇,马璘以四镇兵屯邠宁,力不能拒,乃使于仪以朔方兵镇邠州。”
据此,可知当时京师北面边防很吃紧,所以有“戎马关山北”
的诺。
关于这个结语,黄生曾解释说:“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
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
这话很有见地。
所谓胸襟,即作者的心情,所谓气象,即洞庭的景色,洞庭湖大,杜甫也大,所以说“一等相称”
。
但他把这种“相称”
看成手法问题,却是不正确的。
没有思想作基础,是转不出来,或者说是转不到这上面去。
同时,杜甫在写作此诗时,也并不是为了取得所谓“相称”
才来这样“转”
的。
方回《瀛奎律髓》云:“尝登岳阳楼,左序毯门壁间,大书孟(浩然)诗,为书杜诗,后人不敢复题。”
按郑谷《卷未偶题》云:“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
则晚唐时已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