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主要影响1史学贡献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他的《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真正名副其实的编年体历史着作。
在编纂学上,《左传》首创“君子曰”
一栏,以议论形式升华史事,为史书作者发表一家之言提供了园地,成为一种优良的史学传统。
此外,《左传》还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在编年记事总的格局中,富于变化,有时着意写一件史事的本末原委,有时集中写一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活动。
这不仅拓展了编年体史书在写人、记事方面的容量,而且有助于弥补一件史事被相关年代中其他史事割裂的缺点。
2文学成就左丘明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左传》记事相当详细,对历史事件一般都能做到首尾完整。
其文字生动简洁,叙述详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国语》则偏重记述君臣言论,为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这两部着作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思想影响左丘明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重视礼的作用,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君子”
必须遵行的规范。
他特别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包括忠、孝、信、义、让等。
左丘明认为国君也必须注重品德修养,治理国家要把德政和刑罚结合起来。
在军事上,他也同样重视德和义的作用,主张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些思想主张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轶事典故1君子之誉左丘明深得世人尊敬和爱戴,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
《肥城县志》(清康熙十一年本)载:“乐正子春曰:‘子适齐过肥。
肥有君子也。
’是以《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之美称。”
孔子曾多次赞叹左丘明的“君子”
风范。
例如,有一次孔子前往齐国,路过肥邑,感叹道:“肥有君子焉。”
意思是说,肥邑这块地方出了位令人仰慕的君子,对左丘明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另外,《论语·雍也》中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胜质才称得上史笔,文质彬彬才算得上君子,似乎也是敬重的左丘明。
2忠于历史忠于历史是史家的天职,左丘明正是这种良好史官文化的代表。
他秉笔直书,不畏强权,坚持记录历史的真实面貌。
这种求真精神铸就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博得了广泛赞扬和“君子”
美誉。
据《汉书》赞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
至孔氏籑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
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
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籑异同为《国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