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都是离乡背井来赚些钱,都不容易。”
“知道了知道了,娘子就放心吧,咱们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刻薄过稻客和佃户,也就前几年那几位主事,连稻客的饭钱都要抠搜。”
“等会儿出去别说这话了,咱们大方自己的,不要说别人的事。”
谢天佑是抠,可再抠也有稻客给他家干活。
村里人不是各个都像自家这样,有些不是故意要抠,而是就出得起那样的伙食。
这话被人听了去,知道的也就调侃一句谢九九大方,不知道的说不定就要记在心上,不觉得他们只是在不满谢天佑,而是觉得是谢家有钱瞧不上他们。
中午留在村里吃了一顿开镰饭,下午就回了县城。
马车往村口走,谢九九趴在车窗边看着金黄色的麦浪和在田间抢收的稻客农人们,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但心里就是舒畅起来。
又是有饭吃有银子赚的一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知足的呢。
第54章第54章稻花鱼和米糠肠
去鹿鸣村住了三天,家里人人都以为谢九九是去看晚稻收割的情况,只有谢九九知道自己心里的情绪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裴元送关令仪去京城,她既舍不得丈夫又害怕他一去不回。
即便嘴上和心里的道理一套一套的,可不安定的情绪又怎么可能那么轻易被道理说服,再不怕也不担心。
偏黄金珠又来凑热闹,都是新婚的夫妻,这才几年就把日子过得这般一言难尽,谢九九看了心里能不害怕吗?
好在去了鹿鸣村,村子里不如县城热闹,绝大部分人每天的日子过得都跟前一天差不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田里有什么麻烦嘀咕抱怨两句,抱怨完了马上扛着锄头下田去弄。
家禽猪牛要是病了,就得赶忙去请猪倌儿看看有什么法子能治。
家里孩子调皮了闯祸了,逮着了打一顿。
逮不着也不用着急,等太阳落山臭小子回来吃饭一顿打总能补上。
就是村里的婶子嫂子们大多心软,见家里男人打孩子,下午还叉腰站在门口骂孩子的人,又要转过头来骂自己男人,什么大不了的事还非要把这顿打给续上。
三天时间不长,正好足够安抚谢九九那颗不安稳的心。
她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可就是不那么患得患失的害怕了。
不再害怕的谢九九回到容县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转过天来收拾好自己往云客来的柜台后头一站,又是容县最漂亮的女东家(九九自己心里封的)。
谢九九回来以后就把老韩和大头拉到厨房里研究冬季的特色菜。
老韩经验足,大头好学敢想敢干,再加上谢九九这个什么都肯试一试的东家,没几天就把秋冬季的特色菜给敲定下来。
整个岳州都爱吃鱼,容县自然也一样。
谢九九回家以后还在念念不忘前几天吃到的鱼,冬季限定特色菜的主菜就定下是稻花鱼了。
稻花鱼在容县不少见,奇的是谢九九往鱼腹里塞满了糯米和腊肉。
腊肉的咸香和鱼肉的鲜香混合在一起,再被炖煮得软烂的糯米吸收满汤汁,味道好得家里连吃了三天,黄娟还想要继续吃。
大大的砂锅底下铺的配菜是酸菜和千层豆皮,砂锅底下放个泥炉慢慢煮着,最适合深秋初冬来吃。
容县明明在南方,冬天却也冷得出奇。
而且这边的冷不似北方,谢九九曾听裴元说过,北方的雪下得大了能有半个人身那么高,门都能被堵住。
出不去就只能在家里猫冬,好在北方的冬天有火炕,隔山墙一侧是灶台另一边是火炕,两边想通灶台烧热了另一边的炕也就热了。
炕还连着烟囱,听说烟囱修得好的师傅,能让屋里的炕更热乎些,屋子里却一丝烟都没有。
炕旁边再砌个小炉子,平日烧水热炊饼馒头,连厨房都不必去。
不过这些东西裴元也是从小听关令仪说的,关家官宦人家,据说他家的炕不用连着灶台,而是有专门的炕洞,每天都有专门的奴仆负责烧炕。
除了这些还有地龙火墙,那就更花钱也更暖和了。
总之有火炕的北方,屋里其实比南方更舒服。
反而是南方湿冷湿冷的,就得吃砂锅才能热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