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启程后,册封船乘风破浪,日夜兼程,每日航程大约一二十里。
到五月十一日,才出五虎门向东行驶。
只见眼前一片苍茫无际的海域,海水呈葱绿色,并且由近及远,颜色也渐深渐蓝。
十二日,船过台湾淡水。
十三日上午大约八九点,看见了钓鱼岛,从海上远远望去,钓鱼岛的形状如搁置在水上的笔架一般。
随后参照以往惯例,册封船遥祭黑水沟海神,再向天后妈祖叩拜祈祷。
此时,忽见一群大如海鸥的白色燕鸟,绕着樯帆上下翻飞。
幽深暗蓝的海面,衬着这飞舞的白色鸟群,显得神奇而明丽。
这一天,海风也开始变势转向。
十四日早晨,天色大明后,隐隐绰绰看见了前方的姑米山,此时已进入琉球境内了。
十五日中午时分,只见苍茫的海面上,一带远山隐隐浮现,形如传说中有角的虬龙。
琉球古称“流虬”
,正是因为形似虬龙浮水的缘故。
册封船与琉球相距三四十里时,于船中点炮,顷刻间三声炮响,声如震雷。
片刻便见大约几百只小艇,向着册封船方向随风逐浪蚁聚而来。
其中一只船首先前来投帖送礼,船上插有小旗,旗上写着“接封”
二字。
首轮前来迎接的官员戴紫绫帕头巾,插金花银柱簪,这是琉球国的紫巾大夫。
他所率领的几百号小艇,都由独木打造,长不满一丈,宽也只有两尺多,两只小艇并在一起,很像一条条比目鱼。
那些人手执短棹,分作两行,拖引大船的纤绳前进,那情形仿佛一只大虾正在摆动它的虾须。
其中头戴红帽、举旗敲锣的人,是船帮领队的秀才官。
不久,又有船只鸣锣而来,这是第二轮前来迎接册封船的法司官,他向册封船投上自己的官衔名帖,并行请安礼;第三轮迎接册封船的是琉球国的国舅,他率翻译官亲自登上册封船参谒迎接,册封使下令辞免了参拜礼仪。
在众多琉球船只的恭迎拥护下,册封船来到了琉球府城所在地入口,此处名为“那霸港”
。
只见港口的南面,群山如屏障般耸峙起伏;北面筑起的石堤气势雄伟,如天上长虹般壮阔蜿蜒,时刻防御着潮汐的涨溢。
石堤的最前端,一座小山伏卧如虎,山上设了炮台。
册封船即将抵达时,只听大炮三声,随后金鼓铜角诸般乐器齐声喧响,逾万人的迎接队伍整齐排列在前方。
进入港口,方看清奏乐的人列队排班,分为左右两行。
前方分别插着两面镶了红边的黄旗,旗上大书“金鼓”
二字,黄旗后依次排列着两名号筒手、两名喇叭手、四名鼓手和四名锣手。
悠扬悦耳的音韵声中,间或夹杂着“角角咚咚”
的锣鼓之声。
此时聚集在两岸旁观的琉球人,约有数万之多,到处是人影憧憧人头攒动,以至于男女性别都无法分清。
册封船因太沉而不能靠岸,琉球人便在岸边横放一只小船,架木板作浮桥,与册封船连接,人可从浮桥上岸。
岸上有三间亭屋,匾额上题写着“却金亭”
,即将被册封的琉球国世子已在此迎候,他自称琉球国世孙尚某,亦像大臣一样手持红色的手版,头戴帽翅弯曲向上的王冠乌纱帽,穿深青色龙袍,金袍带,黑短靴,容貌清癯,年仅二十二岁,此时正跪在亭中迎接册封使的到来。
正使齐鲲持节符、副使费锡章捧诏书已站立船头,又听三声炮响,正副使才下船登岸,将节、诏恭敬地供奉于龙亭之中。
随后正副使二人皆乘八抬大轿前行。
行至中途,在迎恩亭前停下,琉球国世子在亭中摆设香案,并率领众官向册封使行三跪九叩接诏礼。
行礼完毕,世子在前面引路,来到专为接待册封使而设的天使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