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本来报到时,一屋子师兄陌不相识,并不言语,谁知手机一交,便聊了起来。
,!
接下来的日子,没有手机随时随地咔嚓拍照,没有无处不在的娱乐新闻,没有不断线的“在线”
……只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禅修,好好说话。
大家说,没有手机的生活,真清净,都不想要手机了。
其中也有人感悟,拿到手机后想看看有多少人找自己,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没那么重要。
我想起关注的创作者,为了不受外界过多信息干扰,会有意不看新闻、报纸、上网,从而保持眼、耳、意识清净,只简单地观察、对话、感悟、表达。
无微不至的照顾第一天报到,每人领取了一个书包和两套禅修服。
小小帆布双肩包印着简单的“文殊-空林”
,打开之后有两本学习的书本、一支笔;再摸还有一小罐清凉油、一把散发着清香的宣纸折扇,这是为炎炎夏日准备的,这细微的贴心让我意外。
6天时间,我们身着朴素的禅修服,棉麻材质,舒适透气,是对寺院、佛陀的尊重,也让我们卸下生活角色所需的各种锦衣丝履,淡化了身为社会人的特征与标识,以真心相往。
禅修营员都被安顿在文殊院福慧楼住。
来之前师兄说,因为人比较多,所以一间房住的人会比较多,条件比较艰苦,要做好心理准备。
所以我是做着房间、公共卫生间特别挤心理准备去的。
谁知走进房间,干净整洁,即使8人住在一起,床位也翻身有余,每个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空调配备,连洗手液、洗衣液也给我们分装准备了,所有的安排应对朴实的生活,绰绰有余,完全超乎预期。
闭幕式时,我们看到了义工师兄为我们准备房间的视频,才恍然大悟。
每张床都是义工师兄们或跪着或坐着,一张张换了干净的床单、被子、枕套,房间的地也扫了、拖了,连房间的桌子也认真擦过。
有师兄看了视频后,私下和我说,说起来惭愧,第一次走进房间看见桌子,我以为上面全是灰尘,没想到一尘不染,是义工师兄们专门擦的,真的做得太细致了。
我第一次看见住宿楼层走廊第一间房门的“鞋山”
,惊呆了。
我想,这里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这么多鞋。
后来偶然看见打开的门里,是单人床大小的地铺,通铺住满了大概30多位(个人从门缝看到场景及房间面积大小预估)义工师兄,他们的住宿比我们拥挤多了,而且洗漱是公共卫生间和澡堂。
直到禅修结束那天,义工师兄们收拾完房间,我路过看了一眼,才知晓里面的真实模样:那不过是2、3个房间大小的会议室,并不是什么房间。
我们每天有无微不至的义工师兄照顾,有智慧幽默的法师教导,有善良可爱的辅导员陪伴。
禅修中,不论在寮房,还是斋堂,或是文殊院之外,都被他们守护。
听说这次禅修营,文殊院和义工师兄们提前几个月就在准备了,虽然这是文殊院举办的第16届禅修营,但从宣传、流程、生活起居、体验、学习环节……文殊院都竭力想做得更好。
海燕师兄说,我们在这里的生活,就像“宝宝”
一样被照顾着,来之前床铺好了,学习完去斋堂连碗筷也摆好了,要加饭加菜动动手指头就行,晚上还有牛奶喝,早上也有人叫起床,全天还有医疗队义工师兄守着,肩膀、脖子不舒服,还有医学专业的义工师兄来理疗。
我还记得乐法师开玩笑大概是说,离开文殊院之后,你们可不能在吃饭的时候,要加菜就摆碗,要多菜少菜就动动手指头,不要菜就挥挥手,而要学着主动照顾别人了。
空林文化及修养我学习到,文殊院一个重要的文化理念是:向善、向上、同喜、同乐。
我想不论是作为成都景点的文殊院,还是作为佛学文化传播的文殊院,这样的文化理念,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常年举办各类公益活动,涵盖:古琴、插花、书法、舞蹈;设办了空林佛学院、青年佛学会、禅修营、体验营等;常年向游客开放,提供免费环保香,也对外开放斋堂;时刻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文殊院做义工体验、交流学习;在佛教节日举办“佛诞晚会”
,传统节日举行“腊八奉粥”
,与大众结缘……我很:()我的朋友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