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真正体现郭解段位且能够让世人彻底心悦诚服的,还是他接下来的做法。
把事情摆平后,郭解对这两拨人说:“我听说洛阳有很多贤达来调解过你们的关系,可收效甚微。
今日有幸让你们听了我的劝;但我一个外地人,岂能夺了人家当地贤达本有的权力?”
说完,郭解连夜离开了洛阳,为的就是不让人知道他来过。
临走前,他特意叮嘱这两个帮派的头领说:“你们暂且别听我的,继续对着干,等我走后,让洛阳那些大佬来调解的时候,你们就听他们的。”
司马迁的故事写到这儿,郭解作为一个“教父级”
人物的高大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了。
三言两语摆平了争端,这叫本事;摆平争端后又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才叫境界,才叫人格魅力!
中国古人所说
的“侠”
和“义”
,绝不只是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是在做出这些利他行为的基础上,不居功,不求名,不望报。
真正的侠,就是视一切人间疾苦和世道不平为自己的分内事,该出手时就出手。
真正的义,就是做了很多“摩顶放踵利天下”
的事(比如墨子),却认为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不会再作他想,更不会另有所图。
郭解自然还没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但据司马迁的记载,我们可以相信,他一定是在朝这个境界努力的。
所以,他才会成为当时名闻天下的一代游侠,也才值得司马迁在《史记》中浓墨重彩地为他树碑立传。
人怕出名猪怕壮。
郭解日益显著的威望和传遍江湖的名声,最终非但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反倒给他惹来了祸端。
朝廷的迁徙令颁布后,当地官府很快就把他圈进了迁徙名单。
郭解虽然江湖地位很高,但出于游侠重义轻利的本色,他本人没什么资产,至少远远够不上朝廷画下的“三百万”
那条线。
可他为什么还在迁徙之列呢?
因为朝廷的迁徙令锁定了两种人,首先是“郡国豪杰”
,其次才是“訾三百万以上”
的富人。
也就是说,武帝这一政策针对的主要目标人群,就是郭解这样的游侠,富人反倒是次要的。
至于针对游侠的原因,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武帝刘彻看来,游侠这一群体
的存在,已然对帝国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秩序构成了相当程度的挑战和威胁,必须予以打击和铲除。
自战国以降,迄至秦汉,游侠一直是活跃于当时社会的一种民间自组织力量。
战国初年的墨子,便是游侠的鼻祖。
墨家既是一个思想学派,也是一个纪律严明的游侠组织,其首领称为“巨子”
;墨子便是首任巨子。
墨子反对侵略战争,提倡人人相爱互利,且率领众多弟子身体力行,摩顶放踵利天下,崇义任侠,锄强扶弱。
据《庄子》《淮南子》等史料记载,墨子的门徒“充满天下”
“不可胜数”
。
他与门徒皆穿粗衣,着草鞋,少饮食,与贱者为伍,仿佛苦行僧般“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