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事业上顺风顺水,心情也格外舒畅,对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感到满意。
有时他甚至觉得,牌坊中学是花园地区最好的中学。
这里能够用上电和自来水。
办公室里有电视机和电唱机,能够看电视、听音乐、播放广播体操。
操场南头新修了乒乓球台,驻军部队送来了单杠和双杠。
学样体育运动的种类也比较多: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高、跳远、跑步、单双杠……现在的农村中学很少能够做到这样的。
王加根接二连三出风头,听到的当然不全是赞扬声,也有一些风凉话。
那些与他年龄相仿、学历相同、资历略深的青年教师难免心里不舒服,感觉有点儿不爽。
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想方设法冷淡和孤立王加根。
赵乾坤动不动就喊加根“小□□伢”
,有时还酸不溜丢地称他为才子,说他有板眼。
他要睁大眼睛,看王加根创造牌坊中学的品牌,等着阅读王加根发表的小说……
对于这些故意给他添堵的人,王加根并不特别在意。
即使是学校领导的表扬与批评,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他的理想和追求并不全在工作上。
书教得再好又能怎么样?当先进模范?入党提干?升任校长主任?这些东西,并不是他内心真正想要的。
王加根只是把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利用学校和教师这样一个平台,从事文学创作。
他最大的愿望,或者说毕生的追求,还是写作,力争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作家,写出像《红楼梦》那样千古流传的文学作品。
王加根不看重工作和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并不意味他是一个得过且过、饱食终日的人。
身为人民教师,供职于教育岗位,就必须恪尽职守,对得起每个月领的薪水,对得起自己的学生——这是做人的底线。
因此,他对工作还是充满激情,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国庆节刚过,王加根收到了白素珍发来的一份电报。
电文是:速来保定接奶奶,母令。
电报是从襄花小学转过来的,发报日期为九月二十五号。
显然,白素珍是指望王加根在“十一”
之前收到电报,利用国庆假期到保定,把奶奶接回湖北。
由于不知道王加根工作调动,电报发到了“花园公社小学”
。
转来转去,就耽误了好些时日。
捧着这份命令式的电报,王加根心里不爽,感觉非常为难。
从花园镇坐火车去保定,单程得十八个小时。
算上两头去火车站的时间,去来少说也得三天。
他哪里抽得出空呢?国庆假期错过了,外出还得请假。
学校领导会不会批准?就算学校领导同意了,他的教学任务怎么办?课谁上?班上的学生哪个管?
暑假期间,王加根曾收到过白素珍的一封信。
在信中,白素珍谈了奶奶到保定之后的一些情况。
大致意思是,奶奶在保定吃喝不愁,又不用干家务,过得相当惬意。
不过,老人家还是无福消受,总感觉不习惯。
奶奶一生忙碌,劳动惯了,适应不了每天坐着吃饭不干活儿的日子。
特别是当老马端茶送水地侍候她时,老人家就诚惶诚恐,觉得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感觉不好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