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认真准备发言稿,抓紧时间背下来,满怀信心地想打响第一炮。
可是,当他坐到主席台上面对麦克风的时候,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稿子里的内容完全不记得了。
他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脸上发烫,心乱蹦乱跳。
因为过于自信,他又没有把发言稿带在身上。
怎么办呢?他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镇定下来。
临时调整策略,改背诵稿子为即兴发言。
他从来牌坊中学之后的所见所闻说起,用朴实的语言谈了一些切身感受。
然后讲了讲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准备怎么教学,如何做班级管理工作,怎样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
他实话实说,没有一句大话、空话和套话。
几百人的会场上鸦雀无声。
大家一动不动地坐在位子上,睁大眼睛认真地倾听,有的还一直张着嘴巴。
等王加根发言完毕,满场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后聚餐时,大家开玩笑说,他把校长主任的风头都抢了。
王加根每天去食堂吃饭,或者去学校大门口提水的时候,总会看到水管下面的池子里有学生倒掉的米饭,白花花一片。
这种情景是他以前没有见到过的。
从小到大,他一直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
即使是在县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他和同学们总是抱怨食堂师傅打饭时份量不足,吃不饱肚子,谁还敢浪费粮食?
农村包产到户后,大家已经不愁吃的了。
因为没有饿过肚子,这些农民家出身的孩子竟然如此不珍惜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样的古诗人人会背,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学生们都懂,但如何让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真正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到浪费可耻呢?王加根冥思苦想了好几天,采取拟人化手法,写了一首寓言诗《谷粒的自述》,抄在办公室西头墙面的黑板上。
这首寓教于乐的诗歌,引来牌坊中学师生的围观,成为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自此之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学校食堂和部队抽水房门前的排水沟里,倒掉的剩菜剩饭明显减少了。
后勤主任邹贵州兴奋地说:“我每年都在提示班主任强调这件事情,但从来就没有今年效果好。”
王加根也很得意,笑着说:“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这件事持续发酵的过程中,王加根又应教导主任的要求,讲了一堂语文教学公开课。
牌坊中学全体校领导和各年级语文教师均参加了听课和评课。
他讲的是朱自清的散文《春》。
由于准备比较充分,拿出了看家本领,临场又超水平发挥,这堂公开课讲得相当成功,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普遍好评。
年过半百的语文教研组长黄老师激动地说:“我教了大半辈子书,还是第一次碰到小王这样有才华的青年教师,前途无量!”
向来喜欢鸡蛋里头挑骨头、对教师要求苛刻的张仲华也认为,王加根的教学教法让人耳目一新,课堂组织能力比较强。
校长丁胜安是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学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懂。
听到大家一边儿倒地说好,也激动起来,承诺:“今天我拍板,初一(1)班就交给小王了。
你从初一带到初三,把这届学生送毕业!”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
有人说丁校长是在打小算盘,因为他儿子就在王加根的班上。
事实上,牌坊中学招收的这届新生,只要是与本校教师沾亲带故的,基本上都在王加根担任班主任初一(1)班。
尽管学校没有分快慢班,大家已经在内心里把这个班看成重点了。
这种情况,对于年轻的王加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鞭策和激励。
虽然有压力,他还是满怀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