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让武王左右为难,夜不成寐。
维王一祀二月,王在郢,密命。
访于周公旦,曰:“呜呼!
余夙夜维商,密不显,谁知。
告岁之有秋。
今余不获其落,若何?”
周公曰:“兹在德,敬在周,其维天命,王其敬命。
远戚无十,和无再失,维明德无佚。
佚不可还,维文考恪勤,战战何敬,何好何恶,时不敬,殆哉!”
经过周公一番解梦开导,武王勉强保住了信心,准备采取最稳妥的路线,“夙夜战战,何畏非道,何恶非是”
。
(《逸周书?大开武解》)
周文化和商文化很不同,族群性格也差别很大。
商人直率冲动,思维灵活跳跃,有强者的自信和麻木;周人则隐忍含蓄,对外界更加关注和警觉,总担心尚未出现的危机和忧患。
这是他们作为西陲小邦的生存之道。
而在阴谋翦商的十余年里,这种个性更是表现得无以复加。
至于周公是否逃脱了那段殷都噩梦的纠缠,史书中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在被兄长召唤的每个黎明之前,他都从容清醒如白日,除了用餐时偶有失控呕吐的习惯,他没表现出任何异常。
显然,周公也已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定位。
他知道自己无力独自承担父亲开启的这一正义而疯狂的事业,但这个使命及其带来的压力,注定要由他们兄弟二人一起承受。
他对“德”
的阐释,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美好愿望:不想杀人,也不愿无故被杀,渴望生活在一位圣明君王统治下的安定中。
而他的兄长周发却必须成为那位有“德”
君王,不然,整个周族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说武王的使命是成为帝王、翦商和建设人间秩序,那么,周公的使命就是做这位帝王的心理辅导师,塑造和维护他的神武形象,如此便于愿足矣。
第一次进攻
继位两年后,武王终于和商朝公开决裂。
他先是到文王的墓地祭祀,然后率领周军东出潼关,一辆马车运载文王灵位,行走在中军主帅的位置,象征文王之灵仍在保佑周邦。
按照文王在世的礼节,武王一直自称“小子发”
。
军队沿着豫西古道而下,抵达洛阳北黄河边的盟津(孟津)。
当时还没有洛阳城,盟津正是因“八百诸侯会盟”
于此而得名。
西土早已不甘忍受商王朝的统治,只等有人率先举起反商义旗,追随者自会蜂拥而出。
《史记》曰:“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此时的所谓诸侯,并没有春秋时期的规模,还只是碾子坡遗址那种新石器水平的农业部落,人口一般在千人级别,能提供的兵力也不过区区百人。
武王的军队可能在黄河南岸停留了一段时间,在造船的同时,亦等待各地赶来的盟军。
此时是冬季,但黄河没有结冰,到一月初,联军才分批北渡黄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