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面不属于任何朝廷、任何权力、任何时代的旗。
这旗上没有龙纹,没有凤章,没有年号,没有封号。
只有七个字,用七种不同的语言、七种字体、七种颜色的丝线交织而成:
**“我们记得,我们说了。”
**
三日后,这面旗在桃林中央升起。
没有旗杆,只有一根从重生井中捞出的古桃木,通体漆黑如墨,却隐隐泛着金光。
旗布随风展开,猎猎作响,宛如千军万马齐声呐喊。
十七所“真话课”
的学生围聚四周,每人手持一支骨笔,将今日所闻所感写在纸上,投入井中。
纸鹤一只只腾空而起,载着新生成的记忆,飞向四方。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蹄声。
尘土飞扬中,一辆破旧马车驶入桃林。
驾车的是个老妇,满脸风霜,怀里抱着一只铁盒。
她下车时脚步踉跄,却坚持自己走到井边,双膝跪地,将铁盒高举过头。
阿禾上前接过,打开一看,竟是半块烧焦的竹简,上面依稀可见“永昌三年,大饥,人相食”
几个字。
老妇颤声道:“这是我爹……藏在灶台夹层里的。
他当年是县衙书吏,因不肯改写灾情记录,被活活打死。
临死前,他把这块简塞给我娘,说‘只要有人敢读,就不算白死’。”
她说完,忽然嚎啕大哭:“我藏了六十年啊!
每天夜里听着老鼠啃箱子,我都怕它没了……可我不敢拿出来,我不敢说啊!”
她捶打着地面,泪如雨下:“现在……现在我能说了吗?”
少年走上前,轻轻扶起她,在她掌心写下两个字:
**“请说。”
**
老妇愣住,嘴唇哆嗦着,终于一字一句念了出来:“永昌三年,冬十一月,米价涨至百两银一斗,百姓掘草根、剥树皮、食观音土……官府开仓放粮三日,后即封锁城门,称‘疫病流行’,禁止出入。
我亲眼见邻家三口饿毙家中,尸体被拖去焚化场烧毁,连棺材都没有……”
她的声音起初微弱,渐渐高昂,到最后几乎嘶吼。
每一个字都像从肺腑深处挤出,带着血与痛的重量。
话音落下时,全场寂静无声,唯有风吹旗响。
片刻后,一名北方来的老兵突然解下背包,取出一叠发黄的照片。
他一张张铺在地上,全是三十年前“净语令”
初期被抓捕的知识分子遗照。
他们有的戴着手铐微笑,有的在审讯室里写下“无罪”
二字,有的在临刑前对着镜头竖起拇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