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哦?你还知道这个?”
“以前听老人说的。”
刘福生继续“忽悠”
,“他们说,这样‘冻’过的刀,磨出来,吹毛断发,而且用很久都不用磨。
是不是这个道理?”
“道理是这个道理。”
钱师傅来了兴致,话也多了起来,“这叫‘冷处理’,去应力的。
让里头的‘性’,都变得顺了,钢口才稳。”
“那您说,要是用液氮,比雪地里还冷好多倍,直接给它‘冻’透了,效果会不会更好?”
刘福生顺势引导。
钱师傅愣住了。
他是个实践派,没想过这么“洋气”
的玩法。
但他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个“后生仔”
说的,好像……有道理!
“液氮……”
他咂了咂嘴,“那玩意儿,只有医院和一些搞科研的单位有……”
“这个我来想办法。”
刘福生立刻说道,“钱师傅,您就帮我用最好的手艺,把刀做出来,淬火。
剩下的,交给我。”
最终,刘福生花了两千块,从一家做冷冻胚胎研究的生物公司,买来了一大罐液氮。
在钱师傅半信半疑的注视下,他将淬火后的十把封切刀,小心翼翼地,浸入到那冒着滚滚白烟的液氮中。
“滋啦——”
金属与零下196度的液体接触,发出了奇异的声响。
三天后,经过回火和精磨的封切刀,交到了刘福生手上。
钱师傅拿着其中一把,在自己的胳膊上轻轻一刮,一排汗毛,悄无声息地断落。
他看着那闪着乌光的、平直如镜的刀口,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不可思议。
“小刘老板,”
他第一次改了称呼,“你这脑子,不一般。”
刘福生用一种近乎“欺骗”
的方式,说服了一个守旧的老师傅。
这十把刀,成本只比普通工艺高了液氮的钱,但性能,却足以媲美数年后德国进口的备件。
险情三:濒临断裂的资金链
解决了最大的两个技术难题后,其他模块的采购和加工,虽然也遇到了各种扯皮、拖延、以次充好的小麻烦,但在刘福生的“火眼金睛”
和强硬手腕下,都有惊无险地解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