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直走到了江州和青州的交界,到了一处光秃秃的山下。
鲁智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环眼一睁,说了一句:“到了!”
此山,紧挨着大宋的国道。
因山头上光秃秃一片,本地人唤名为秃头山。
山的阳面有一座求雨的龙王庙,山的阴面是成片的坟圈子。
山有了,庙也有了。
鲁智深觉得这个地方就是佛祖指引的神迹。
鲁智深自是做了庙里的主持,还点化武松做了挂单的行者。
行者,社恐人天花板的职业。
不用说话,不用被呱噪,一不顺心,拔腿就撩。
白天,山上就鲁智深和武松两个人偎在庙里。
夜晚,可能山的背面更热闹一些。
因为武松晚上总觉得后背发毛,浑身发冷。
为了镇一镇山上的邪祟,鲁智深把山的名字改成了“二龙山”
,顾名思义山上盘踞着两条龙,鲁智深和武松。
庙的名字也随了山的名字,改了名叫做二龙山神庙。
庙和山现在都齐活了,唯独缺了庙里的香火。
别说大和尚还真有主意!
靠着自己的蛮力推倒了一棵大白杨树,直接扛到了国道的当间。
大和尚的举动,武松秒懂。
武松见国道还没被堵严实,也弄到了一棵白杨树,这下这条国道堵得连个七八岁的孩子都挤不过。
鲁智深和武松蹲在国道边的东西两侧,守株待兔地候着前来上山的香客。
国道,京都到金陵的经济要道。
每日,商队和游人络绎不绝。
等走到二龙山的这个地方,就堵到这了。
过了二龙山的人,基本上看法都一致。
这里的方丈人很好,很热情,不停地向你布道,希望你为二龙山神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然,他旁边的禅杖少说也得有个一两百斤。
真的,我是诚心诚意地布施的,为了我的小命,更是为了佛祖。
大师给我指点过了,这就叫破财免灾。
鲁方丈的指点,武松也通透了,大和尚之前讲的“什么世间之道为天道,什么人生行侠如狼道。”
结果狼道,天道都没走,就走了国道,靠人家施舍的这条道。
对此,鲁智深的解释是:天道有好有坏,上一刻你还是渭州的提辖,下一刻就成了光了头的和尚;狼道有饥有饱,三餐饱七顿饥;还是国道靠谱,每天都有施舍,正所谓细水才能长流。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