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作为父母,应该多向牧民的母亲学习:牧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觉得天黑了,自己又这么累,所以要尽快地把小牛赶进牛栏。
他并没有想过小牛的感受,若是他一味地用皮鞭驱赶小牛,恐怕最后小牛不但进不了牛栏,还很可能踢伤他然后跑掉。
牧民的妈妈的做法显然温柔得多,她不仅站在小牛的立场上去想问题,还让小牛找到了妈妈的感觉,这样温馨安全的环境,谁会不喜欢呢?何况一只小牛。
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然而随着和大人的接触,他们学会了大人的处事方法,学会周围人的说话方式,上学之后,可能听话的孩子就会认真学习,学习就会好些,调皮的孩子不用功,成绩自然差些。
但是这并不能说听话就是好的,调皮就是不好的,你想让孩子怎样发展,关键还是要看你的引导。
有这样一对父母,他们都是国标舞的爱好者,每天都会约朋友一起去疯狂一下,自己出去玩,留下孩子自己在家,孩子的时间安排就成了不小的问题。
但是孩子的妈妈非常有心,每次朋友去家里等他们,她便会和女儿商量:“孩子,我和爸爸陪叔叔去跳舞可以吗?”
“当然可以。
你们放心去跳舞吧,我会管理好自己的”
。
接着话茬,孩子的妈妈会把女儿表扬一通:“我们家的月月就是棒,每天晚上都会安排好写作业、听音乐、做体操和休息的时间……”
一般都是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孩子就催着他们赶快去跳舞了,而且她真的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妥妥当当。
孩子在一次次的表扬中得到快乐、激励和自信,这些鼓励的话就像是源源不断地注入孩子体内的能量,使孩子在走向优秀的路上充满了动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绝对可信,但是很多人会说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生活中,对孩子的抱怨多于赏识的事情比比皆是,这也正是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绝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考大学、读研究生,好像是学历越高优势越大。
我们承认,在某个阶段,学历的确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个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多少没有文化的人下海经商,却成为了那“一部分先富起来”
的人,学问是要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成为我们的负担。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的人被大家嘲笑,而大家却在生活中一再上演这幕“笑剧”
而不自知。
有事没事多夸夸孩子,绝对比你苦口婆心的教育要有效果,这种柔和的引导方式不会造成孩子的反感,也不会伤害到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你的激励使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上进心增强,久而久之,孩子想不优秀都难,因为他始终处于进步状态。
“好孩子,夸出来”
,做个聪明的家长,让孩子快乐一点!
夸奖孩子是督促他们进步的一种方式,而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榜样也同样具有理想的效果。
明明和姐姐丽丽在同一所中学读书,在一次学校对优秀生的颁奖仪式后,妈妈对儿子说:“你看,姐姐站在台上多光荣啊,如果努力,你也能站到台上去领奖。”
这对明明是个很大的激励。
一个学年下来,明明真的和姐姐一道站在了领奖台上。
给孩子找一个模仿的对象,也是鼓励的一种方式,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夸奖方式,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