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有屏幕同时播放起一段黑白影像: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青年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朗读一篇课文,题目叫《为了忘却的纪念》。
画面模糊,声音残破,却清晰可辨。
而在监控室值班的护士后来回忆说,她看见那位被软禁的年轻人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正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
她悄悄走近看了一眼,只见扉页上写着:
>“致未来的读者:
>当你翻开这本书,请不要问‘这个人是谁’。
>只需问问你自己??
>如果是你,会不会也选择这样说下去?”
时间继续前行。
三年期限将至,历史调查委员会提交最终报告,《混沌协议》正式废止,互联网审查大幅松绑。
新一代搜索引擎开始收录曾被屏蔽的内容,大学课堂重新开设“二十世纪思想史”
课程。
但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一位母亲带孩子逛书店,五岁的男孩指着一本书问:“妈妈,为什么这本书和其他书不一样?”
她低头一看,是新版《儿童百科全书》,其中一页写着:“有些历史曾被修改,以下内容根据幸存者口述与原始档案还原。”
她蹲下来,认真地说:“因为以前有些人害怕别人知道真相,但现在,我们决定不再躲了。”
另一个城市,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我心中的“宁碎不屈”
》。
阅卷老师发现,近七成考生引用了展昭的原话,还有人在结尾写道:“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又有新的谎言出现,但只要我还记得这句话,我就不会轻易低头。”
而在南极科考站,那名研究员再次按下发射键。
这次,他上传的不再是单一音频,而是一部完整的数字档案库??包含《对照录》全文、《十二条原则》手稿影印本、“萤火小组”
活动记录、以及数百万条普通民众的语音留言。
信号穿越大气层,奔向宇宙深处。
或许永远不会有文明收到它。
或许收到时人类早已消亡。
但那一刻,那束光仍将诉说着一种可能性:
即使最黑暗的时代,也有人坚持点亮微弱的火。
他们不求胜利,只求无愧。
他们不怕破碎,因为他们知道??
真正的坚硬,从来不是永不折断,而是宁可碎裂,也不弯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