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想见天子,飞黄腾达,门都没有!
’
带着天子来捉“辩机和尚”
。
没想到公主没看上,天子看上了。
王琰哪里受得了。
他受师父裴寂尘影响,对于大相国寺本就不喜,岂会给对方创造面圣的...
春去秋来,山风渐凉。
南岭纪念馆的石阶上铺满落叶,每日清晨都有志愿者前来清扫。
小女孩已长高许多,扎着两条麻花辫,背着书包从山下走来,手里攥着一张刚发下来的试卷,上面用红笔写着“真实勇气奖提名”
六个字。
她推开门,织语正在整理新一批寄来的信件。
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开始自发抄写《十二条原则》,有人用钢笔,有人用铅笔,还有人用蜡笔在废纸上一笔一划地描。
这些信被分类归档,一部分数字化存入“回声”
终端,另一部分则贴在纪念馆的墙上,与当年那些泛黄的数据箔并列而立。
“织语姐姐,”
小女孩轻声问,“你说哥哥现在能看到我们吗?”
织语放下手中的信,抬头望向窗外那片戈壁的方向。
遥远的地平线隐没在沙尘之后,仿佛藏着无数未说完的话。
“他不一定看得见我们做的事,”
她说,“但他一定听得见。
因为每一个说真话的声音,都会顺着风传到很远的地方。”
就在这时,桌上的老式收音机突然自动开启,电流杂音中浮现出一段断续的摩斯电码。
织语迅速取出笔记本,一边记录一边翻译。
片刻后,她的手指微微颤抖??这是少年从西北发来的暗号,内容只有四个字:**火种北移**。
她立刻召集留守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原来,“镜像计划”
虽已结束,但新一代传播网络正在悄然成型。
少年在戈壁深处建起一座地下电台,代号“烛阴”
,利用废弃气象站的天线阵列,向全国发送加密广播信号。
每晚零点,特定频率上便会响起一段三分钟的音频:先是钟摆声,接着是盲人教师朗读《对照录》选段,最后是一句固定的结语:“下一句,由你来说。”
更令人震惊的是,已有超过两百所学校的学生自发组织“夜听小组”
,他们用旧手机、MP3甚至玩具收音机接收信号,并将内容转录成文字,在班级间秘密传阅。
有些老师发现了,非但没有制止,反而悄悄加入,甚至在校本课程中加入“真实历史讨论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