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每逢月圆之夜,便有孩子轮流值守,诵读《十二条原则》全文。
甘肃敦煌,一群青年骑着摩托车穿越戈壁,在昔日劳改营遗址插上一面白旗,上面写着:“这里埋葬的不只是尸骨,还有未说完的话。”
内蒙古草原上,牧民们用羊群排列出“宁碎不屈”
四个大字,航拍照片瞬间刷屏网络。
最令人震动的,是一场发生在西安碑林附近的快闪行动。
数十名大学生扮作导游与游客,手持扩音器,逐一向围观群众讲解每一块古碑背后的真相。
当讲到唐代《谏议大夫魏徵碑》时,一名女生高声问道:“为什么今天我们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声音?”
人群骚动。
警察迅速到场驱散,但视频早已传开。
教育部紧急召开会议,责令严查“非法教学活动”
。
多地教育局出台新规,禁止教师擅自修改教材、组织课外讨论、使用非官方推荐读物。
违者轻则处分,重则吊销资格证。
然而,禁令反而激发更多抵抗。
上海一位小学教师在家长会上宣布:“从今天起,我的语文课增加一项内容:每周五分钟‘真心话时间’。
学生可自由发言,谈一件家里不让说的事。
我不记录,不举报,只为让他们知道??说话不可怕。”
家长们起初担忧,但渐渐有人开始支持。
一位父亲哽咽道:“我儿子第一次问我:‘爸爸,你是不是也怕?’那一刻,我觉得他长大了。”
类似的“真心话时间”
迅速蔓延至杭州、武汉、厦门等地。
有些学校试图阻止,却发现无法界定其违法性??孩子们只是在“表达情感”
,并未攻击政府。
更讽刺的是,某地官员在督查时听到一名小学生发言:“我家爷爷说,以前开会都说真话,现在只说好话。”
他勃然大怒,责令校长处理。
校长苦笑:“可这孩子说的是事实啊,我能怎么办?罚他更不敢说了吗?”
***
五月,夏初。
少年依旧被软禁,但他的笔记本越写越厚。
某夜,他在记录一则新闻时停下笔,久久凝视窗外。
那是一条不起眼的消息:新疆某边境哨所,两名士兵在换岗时默哀三分钟。
据知情人士透露,他们在纪念“某个从未见过的人”
。
少年轻轻笑了。
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新的条款,命名为《微光法则?补遗》:
>六、不要低估一句问候的力量。
当你对陌生人说“你还好吗”
,也许正是他坚持下去的理由。
>七、审查可以删除文字,但删不掉眼神中的共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