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自由”
“正义”
等词在主流媒体中的出现频率持续下降,而“稳定”
“大局”
“和谐”
则逐年攀升。
一名中国留学生举手提问:“教授,如果我们不说,这些词会不会彻底消失?”
老学者沉吟片刻,答道:“语言不会死,除非所有人都选择沉默。
而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说出它们,它们就活着。”
教室安静下来。
几秒钟后,那位学生站起身,清晰地说:“真相、自由、正义。”
全班鼓掌。
同一时刻,北京地铁车厢内,一名少女戴着耳机,正在收听一段音频。
她打开手机界面,点击“我说”
按钮,轻声说道:
“我叫林小雨,今年十六岁。
我外婆是1957年的右派分子,被送去劳改二十年。
她从没跟我提过那段日子,直到去年临终前,她握着我的手说:‘别怕说话,孩子,我说不出口的,你要替我说。
’”
她按下发送键,语音自动归档至“民间卷”
数据库。
与此同时,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七人完成上传,形成一股无形的信息洪流,在虚拟空间中静静汇聚。
没有人知道它最终会流向何处。
但有些人坚信,总有一天,某个孩子会在课本之外读到这些文字,听到这些声音,然后抬起头,问出那一句:
“为什么会这样?”
那一刻,一切牺牲都将获得回音。
少年依旧被软禁着,每日按时服药,定期体检,表面顺从。
可每当夜深人静,他仍会拿出那本笔记本,继续书写。
护工有时偷偷观察,发现他写下的并非个人遭遇,而是各地“种子课堂”
的进展、某位教师被捕的消息、某个村庄竖立石碑的过程……仿佛他仍掌控着某种看不见的网络。
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
原来,“烛阴”
虽毁,其技术遗产早已分散。
少年设计的加密通讯协议“蝉鸣”
仍在运行,利用城市路灯控制系统、校园广播频段、甚至共享单车的蓝牙模块进行低速传输。
信息以碎片形式流动,需集齐七段才能还原全文,如同拼图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