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还好,在刘先生彻底破防发飙之前,同样站在旁边的长平侯终于救场了。
他拉住了穆祺的手。
低声开口:
“董博士的意思,应该是天道玄妙,只有圣人才能体察天地大道。”
穆祺松开了手:
“喔,是这样啊。”
被迫目睹了全程的董仲舒:…………
喔什么喔,是什么是?你还很自豪不成吗?!
要知道,这一句话微言大义,真不知道耗费了儒生们几多心血,那真是高妙玄深、穷参造化,所谓替圣人立言,无一字无出处。
这样美妙绝伦、足以为万世师法的论证,居然就被这样一笔带过了!
他们预备多日、多达数万字的精深剖析呢?他们字里行间的细心诠释呢?他们之于经典的继承与发扬呢?在这样简单粗暴、低俗直白的翻译之后,经典的美感与玄思荡然无余,纯粹就是一句毫无思辨可言的普通大白话了!
这合理吗?这正确吗?这对得起他们的心血吗?
可惜,董仲舒没有时间表示抗议了,因为皇帝再次开口:
“那么,圣人又是如何从天地处取得大道的呢?”
这又是一个排练过的问题,董仲舒立刻就能作答:
“万物禀受于天、发源于天,自可与天地相感通、相应合;圣人不过是体察此理,才能以己度人,以心度心,领会天地的大道。”
他徐徐道:“人事有善恶,天地有休祲。
人君恭行美政,天地即降生吉兆祥瑞;人君肆为不道,天地即降生灾祸妖异。
所以天子详细察知天地的征兆,当然也可以效法圣人,体会大道。”
说完这字斟句酌的最后一句。
董仲舒缓缓竖起笏板,逐个打量过高处神色各异的贵人——这是至关重要的论述、最紧要的精粹,绝不许任何人打搅;所以他仔细端详着最关键的那几个人的脸色,随时提防着不对——皇帝、大将军、霍去病,以及——啊,以及那个脑子明显不正常的方士。
还好,这一次董仲舒说得很清楚,很直白,连穆姓方士都立刻就听明白了。
他恍然大悟:
“……原来是天人感应论呐!”
没有人说话。
这一次穆姓方士的判断确实不错,所以不会有人驳斥他;但出声赞同,似乎也等于将自己的层次拉到了与方士旗鼓相当的水平,所以想来想去不好开口,只有保持沉默而已。
面对这样的沉默,穆某人却并不尴尬。
他若有所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