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米开朗琪罗非常恼火,此人一去,他就将他的形象画成一个阴间的法官,脚上盘着长蛇,现在这个人还在画上受罪。
他的透视技巧十分高超,画上每个人物都像随时要走下来。
这幅画当时就轰动了世界。
我挤在人群中,屏住呼吸和大家一起感受这种艺术的魅力。
我只感到四周全是米开朗琪罗的化身,这些人物从两侧的墙壁上,从天花板上,一起拥来,穿越五百年的时空,带着画家的呼喊,向我们诉说人的复兴,文艺的复兴。
在教会死寂的殿堂里竟有了这样一个活泼泼的人的世界。
这和我们在庙里和石窟所看的冰冷、一个模样的佛祖、罗汉大不一样。
大约上帝也承认了内心深处的寂寞,从而暗自屈从了这位艺术家,让他在神殿上打开一扇通向入世的窗户,而实际上也就在众神间为米开朗琪罗留了一把交椅。
米开朗琪罗的创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
创作《大卫》时,他用一道屏风挡起来,作品未完成前,不许任何人看一眼。
一次他正修改一件作品,有朋友来访,刚扫了作品一眼,他就装作失手把灯掉在地上,屋里一片黑暗。
凡是自己眼睛通不过的作品,决不肯示人,凡是没有新意的作品他决不留存。
一次,他为雕一个人像,竟一连做了十二个稿样。
正是这种执着,这种残酷的追求,使我们在五百多年后还觉得他是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峰。
罗马和欧洲的著名教堂,大多是经数代名家设计和监督施工而成。
世界第一大的圣彼得教堂是公元三四九年始建,以后历次重修,到十六世纪更有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这样的大师加入,到一六一二年才完成现在这个规模,前后一千二百多年。
世界第四大教堂的佛罗伦萨大教堂一二九六年开工,到一四六一年完成,前后一百六十六年。
大圣玛丽亚教堂是公元三五二年始建,一直建到十八世纪,前后一千四百多年。
一座建筑的修建动辄上百年,上千年,只有宗教的信仰才能维系这样的工程。
这在东方也不例外,中国的云冈佛窟修了五十年,乐山大佛修了九十年,大足佛刻前后七百年。
因为朝代可以更替,信仰却没有更换,并且又只有这种宗教迷信式的信仰才能驱使人们将自己的精力、财力去作无限的倾注,并代代相续。
一个教堂越是这样一代代地往下传,就越显得珍贵,好像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这是欧洲人最爱向客人显示的骄傲。
正是在这种传承中,教堂成了一棵独特的艺术大树。
如果你细心一点,还会发现这棵大树仍在不断地抽着新芽,现代艺术家就是设计教堂也要张扬自己创造的个性,他们已突破传统教堂尖顶厚墙的冷面孔而更富有人性,这也许是为了适应旅游业的需要。
最典型的是芬兰的岩石教堂,建于一九六九年,由蒂莫和图奥莫兄弟两人合作设计。
它完全是在一座岩石山顶上挖的一个深坑,搭上玻璃、钢和铜材的大顶棚。
十足的现代味道,但仍不失教堂本色。
我认为,教堂对教会来说是布道的场所;对教徒来说,是寻找安慰洗刷心灵的地方;对艺术家来说,那是他手中的一块石料或者是一块画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