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万物相争,自有老天爷来当裁判。
正当我痴迷于这原始林的丰富变幻时,忽然老陈压低嗓子喊了一声:“有猿叫!”
五六个人顿时停下脚步,停下手里的一切动作,一起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地定格在丛林中。
大家伸长脖子,竖起耳朵,捕捉那早已被历史和自然遗忘了的声音,只听“嘘——”
,一声长鸣越过树梢,接着远处也回应一声。
我们极其兴奋,放轻脚步加快速度,同时又将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耳朵上,打捞着那飘忽不定的来自远古的回声。
猿的啼声类似鸟类,尖细悠长,划空而过,穿透力极强,而且总是雌雄相答,一呼一应。
这时林中阳光闪烁,溪水明灭,猿声迢递,已不辨是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还是那猿的啼鸣穿越万年到如今。
中午过后,我们到达一个叫葵叶岗的观察点,这是此行的终点。
山坡上有一个水泥框架的小房子,门上挂着一块铁牌,上书:“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为携手拯救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于二零零四年成立本保护监测点,为海南长臂猿做长期定点、野外监测和研究之用。”
里面四壁空空,只一个木板大通铺。
这是第二代长臂猿观察点,虽已经取代了过去的草窝棚,但仍然十分简陋,可想象见,除了不能上树,会用火,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猿相差无几。
原始林中还有这样一批人,我不觉肃然起敬。
三个年轻人,正在溪水旁舀水洗菜,埋锅造饭。
他们是去年刚分来的大学生,来自东北林学院和中南林学院,算是第三代野外观察员了。
因为连续爬山,我们一个个都累得大汗淋漓,口渴腿软。
每个人随意找了一节木头,围着一块大石桌坐下,边吃饭边议论着刚才长臂猿的啼鸣。
老王说:“你还是来对了,亲耳听到了猿的叫声,这是原始森林给你的最高礼遇。
许多人多次上山也没有听到过一次,今天你可以被授予第一百零一位听猿人了。”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身上顿时轻松许多。
我抬头打量着周围的地形,这是走到尽头的一个小山谷,大约有一个篮球场的大小,三面群峰遮天,一面水流而去。
山坡上满是参天巨木和一些密密麻麻的小树,都是我没有见过的,全是长臂猿的食源植物。
我一棵一棵地请教着树名,赶紧记在本子上并画了草图。
正面坡上是:桄榔、白背厚壳桂、海南暗罗、海南肖榄;左边是:红椤、肉食树、黄榄、白颜;右边是:乌榄、红花天料、野荔枝、海南山龙。
只听这些奇怪的树名,就知道我们已经远离尘世,回到了洪荒时代。
我随手指着身边一棵树问这叫什么,老陈说:“凸脉榕。”
榕树我当然是见过的,有大叶榕、小叶榕,还有气根,这棵怎么不像呢?他说:“我教你,凡榕科,叶片背后都有三条脉络。”
真是万物都有其理。
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勇敢,我佩服那第一个进原始森林的人,第一个识别生物的分类学家,不知当初他们是怎样拓荒前进的。
老陈边说边用一根长棍,熟练地从树上拧下一束嫩叶,说这是长臂猿最爱吃的浆果,叫短药蒲桃。
我看着这肥厚的绿叶,雪白的果实,想象着长臂猿在空中展演杂技,耳旁又响起那悠长的叫声。
长臂猿,这个人类的近亲为什么总是在不停地鸣叫呢?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说:人们在协作过程中“已经到达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的地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