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由于长年累月地滚煮,锅沿上已结了一层厚厚的水碱,真是一口老锅。
大锅前又开出一条数米长两尺来宽的石槽,亦是水沸有声,热气腾腾,槽上架着一排竹篮,里面蒸着土豆、鸡蛋、花生等物。
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奇特的蒸笼了。
游人可以上去随意品尝这地心之火与山泉之水的杰作,就像在城市路边的早点摊上吃小笼包子。
我们看惯了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河,可谁又见过这无年无月翻滚不止的开水大锅呢?我抬头看一眼天上的白云和锅后山崖的绿树,忽然想起张若虚的那句名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山上何时现滚锅,滚锅何时初见人呢?天地间悄悄地隐藏有多少秘密。
因为地处热海之上,山上山下露头的温泉就随处可见。
有的潺潺而流,兀自成潭;有的点点而滴,挂垂成线;还有的间歇而喷,如城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
但这泉水都脱不了一个“热”
字,于是就利用来做浴池,连普通的山民家也开池营业。
为了能更深一层感知热海之美,我们选了一处浴室推门而入,待穿过短廊才发现并没有“入室”
,而是豁然开朗,又置身在半山之上。
原来这里的浴池并不是平地之池,而是一个一个挂在半壁,就如高楼上的阳台。
试想,在半山之上,绿风白云,枕石漱流是什么样子?我极兴奋,不肯下水,先披衣环顾四周做一回精神上的沐浴。
只见偌大一个池子,犹抱琵琶,被一株从石缝中探出的大叶榕树俯身遮去了大半,而一株老藤左伸右屈就做了这池子的栏杆。
池边杂花弱草,青苔翠竹,池水清清见底,水面热气微微蒸腾。
水先是从一个石龙头中注入池中,再漫过池沿,无声地贴着石壁滑向山下,于是过水的半面山岩就如一堵谁家宾馆大堂里的水幕墙,淋淋潺潺。
我凭栏遥望着对面林梢上升起的轻轻的雾和脚下谷底游走的云,竟有一种将军阅兵式似的自豪,然后翻身入水畅游其中,仰望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天上之鱼。
天下真有这样的海吗?
因为刚才池边的那棵大叶榕树,下山时我就留心起这山上的植被。
我知道榕树喜热,多见于福建、广东,或者西双版纳,现在能现身于偏北的腾冲定是得了地下的热气。
这么一想,果然发现这方圆远近处的树的确特别,既有许多亚热带的芭蕉、棕榈,又有本地的松、柏、杉、樟,还有远古时期留存下来的曾与恐龙为伴的黑桫椤树。
有一种我从未见过,枝如杨柳,叶如榆钱,在这个隆冬季节满树还缀着些红绒绒的花朵。
主人说,这属柳科,就叫红丝绿柳。
啊!
好浪漫的名字。
现在科学家已经弄清热海的来历,是这满山的绿树饱饱地蓄足了水,然后再慢慢地渗入地下,经地火加热后又悄悄送回地面,这个过程七十五年一个周期,循环往复,流淌不息。
这么说来,我们现在既是行在密林之中,又是站在历史的河岸上。
这块神奇的土地,我已说不清到底该叫它热海还是绿海,抑或岁月之海。
其实它就是一个为地热所蒸腾、绿树所覆盖、岁月所打造的令人陶醉的生态之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