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8章古城平遥记
banner"
>
听说山西平遥将被定为历史文化名城,我特意去采访。
平遥,北魏时即设县治,名曰平陶,后避魏太武帝拓跋焘讳,改为平遥,至今已一千四百多年。
其为文化古城,理由有三:一是至今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二是城内还有许多古香古色的店铺和一些古老的手工业工艺;三是近郊有一座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还有这么一个古代细胞,确属不易。
先说那城,铁钉大门,锯形女墙,长长的护城河,一如我们从古画上看到的那样。
县志载,周宣王时,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在这里驻兵,首筑长城。
待做了县治后,历代又不断增修,现存城池是明洪武三年扩建后留下的,城墙高三丈二,宽一丈五,周长约十二里,还基本完好。
这是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罕见的一例。
城墙上共修有七十二个戍楼。
我从那喧嚣的大都市走来,弃车登城,一下子就像回到了古代社会。
戍楼上仿佛军旗猎猎,刁斗声声。
极目城郊,平畴绿野,阡陌相连。
俯视城内,高脊瓦房鳞次栉比,店铺纵横,摊贩沿街,似闻叫卖之声。
闭锁性是封建社会的特点,你沿城墙而行,就会发现这城严实得像一个铁桶。
过去一般县城只有四门,而这平遥城却有六门。
这是因为,当年这里商业已很发达,南来北往的商人,进城出城的农民,终日络绎不绝,因此东西城墙又各增一门。
当地人说这城是一只乌龟。
你看,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门是四条腿。
说也巧,南门外又恰有一条叫柳根河的擦城而过。
从上往下看,这整座城确实像一个正在吸水的乌龟。
奇怪的是,每座城门瓮城的内外门本应该是垂直一线的,而唯东北一门却偏偏斜了。
门外有条路,蜿蜒如蛇状。
当地人说,路去十五里,近处有一寺,寺内有一塔,名麓台塔,那实则是一根木桩,龟的一条腿是系在这桩上的,所以这城门是斜的,不然这龟早跑到河里去了。
我们听着都笑了,倒也有点道理。
下得城墙,细游市井,更见古味。
街极窄,仅容一马车,两旁一律为店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