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4.薪资待遇及潜在收入空间
职业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职业根据参与社会分工的量来确定相应的报酬,在不同的行业、企业、岗位上还有一些潜在的收入空间。
能赚多少钱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很多人也会把赚钱多少作为择业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考量职业时要重点调研职业的薪资状况。
其实每个职业都有极致,都有天价,起薪都差不多,但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就蕴藏着高薪。
5.岗位设置及不同行业、企业间的差别
岗位设置,是指一个职业有一系列的岗位划分,如人事工作的岗位就分招聘、考核等很多具体岗位,而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岗位的划分和理解也有很大不同,很可能同样都叫一个名字,但干的活却完全不一样。
了解职业的岗位设置,能加深对职业外延的理解。
不同行业对职业(岗位)的理解和要求也是有差异的,而具体的企业就是千差万别了。
一般来说,人事权威网站、职业分类大典、业内资深人士比较了解这个职业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
6.入门岗位及其职业发展通路
入门岗位是指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工作,企业的一些中低端岗位是面向大学生开放的。
7.职业标杆人物
职业标杆人物,就是在这个领域谁做得最好,他是怎么做到的,他都取得了什么成绩,遇到了什么困难,具备什么素质等,每个职业都有一流的人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研究职业标杆人物,可以了解他的奋斗轨迹,加深自己对职业的了解。
当我们在网上搜索这个职业时,一般就会找到职业标杆人物,图书馆也有这方面的书。
8.职业的典型一天
职业的典型一天,更多是在访谈中完成的,我们要知道这个工作的一天都是怎么过来的。
了解职业的典型一天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的重要指标,如果我们不想过这个职业那样的一天,就不用再为之而努力去学习、去准备、去做这个职业了,所以这个过程是很关键的。
尤其是这个工作对我们个人生活的影响,看我们能否接受。
职业的典型一天,在职业的核心工作内容中会有涉及,但具体到个人的资料就不多了,所以更多的还是要我们去访谈做这个职业的人,这样也才更真实。
9.职业通用素质要求及入门具体能力
职业通用素质要求是指从事这个职业的一般的、基本的要求。
主要是个人通用素质能力,就是能把这个工作做好的要具备的能力。
通过对职业的外在素质要求的了解,对比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还有哪些要加强和补充的能力,从而将其规划到大学生活里。
其实每个岗位的岗位描述中的任职资格都有介绍,只是这次要把它整理出来,尤其要加上职业访谈中的内容,列出10项最常用的能力,然后与自己一一对照,以促进发现和认识自我。
10.工作与思维方式及对个人的内在要求
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是我们做好做精工作的保证,有些工作对人的内在要求很高,如态度等,这些是从我们的内在来判断我们是否适合和喜欢一个职业的核心标准。
从内在出发来判断是否喜欢是科学的,因为职业是客观的,只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职业才会有是否愿意做、适合做等问题的产生,所以当职业的方方面面考量之后,最后一关就是对职业所要求的内在进行盘点。
岗位描述中的任职资格也会有对其内在素质的要求,还有业内普遍认为的个人素质,还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
4.1.3认识职业的方法
工作信息探索的方法有很多,依据一定的规律可以提高效率,例如从近至远的探索。
所谓近和远,是指信息与探索者的距离。
通常来说,近的信息比较丰富,远的信息更为深入;近的信息较易获得,远的信息则需要更多的投入和与环境的互动才能了解。
所以从近至远的探索是一个范围逐渐缩小、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
非正式评估是探索者有意无意得到的对某个信息的最初评估。
正式评估是指各种正式的职业测评,例如兴趣测评等。
通常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提供给学生免费的相关测评,社会上的职业测评机构也提供收费的服务,学生在选择测评时应该注意测评的信效度是否合格。
生涯人物访谈处于近与远的中间,在效率和信息的真实性上有比较好的平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