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班家长的需求:幼儿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在交往过程中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幼小衔接、知识储备等。
四、以情境演练、经验型教师带教的教研形式,帮助教师梳理家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现场指导
在教研活动中,根据年轻教师在家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情境故事,请青年教师扮演教师的角色,经验型教师扮演家长的角色,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例如,幼儿自己不小心受伤了,应该怎么和家长沟通?幼儿之间发生矛盾以致受伤,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家长反应幼儿自身的问题?在活动后及时梳理总结家长工作经验,形成文本资料,进行推广。
教师队伍的培养,以修师德、炼师能为核心,结合园所文化,结合教师队伍现状,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加强分层培养,加强专业培训,加强课题引领,注重问题聚焦,注重案例分析,全面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成效显著。
(本案例由北京市朝阳区京通幼儿园园长宋晓红提供)
案例分析
对“症”
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管理者就像是“名医”
,关键是要会号脉,明确病的机理,问题引领是“药引”
。
最终,才能解除“病灶”
。
伴随着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的教师队伍从年龄层次、学历水平、经验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
他们的成长需求不同,学习方式不同。
作为管理者是否清晰?案例中,管理者秉承着刨根问底的精神,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带领教师们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形成家园工作的策略,为我们的管理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启发我们进行思考。
首先,管理者是善于发现者,敏锐地把握年轻教师在家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作为年轻教师,不知道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往往会出现胆怯心理,真实地显露出专业上的短板。
一个个问题的背后是教师真实的专业成长需求,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成为问题的“焦点”
。
只有充分调研,采取适宜的方式才会发现真问题,这是有效培训的基础。
其次,问题引领,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后的解决至关重要。
管理者采取调研的方式,一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师的具体困惑,另一方面调查了解家长的真正困惑所在。
将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带领教师们进行分析。
基于真实的问题,如何解决成为关键。
自学、集体学、现场体验,在“多管齐下”
的过程中,家长问题迎刃而解。
什么是有效?在众多的培训、教研活动中,大家都会选择问题进行研究,那么,哪些是真实的问题,哪些是管理者头脑中的问题,这篇案例给了我们完美的答案。
基于不同层面教师的问题,管理要厘清思路,实施过程要把握问题核心,最终运用多种手段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1]杨永昌.名校长的高绩效领导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于国妮.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3]黄大全.重视教师培训,实现按需施培[J].甘肃教育,2014(8):22.
[4]赵希斌.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1):72~75.
[5]朱家雄,张亚军.给幼儿园园长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