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新教师“入格”
培养,旨在使新教师缩短“磨合期”
,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
具体办法为:①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换,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培训;②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指导;③实行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
,每位新教师自拜“教学师傅”
,并签订“师徒合同”
,每学期量化考核。
同时搭建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平台,引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展示课等活动。
目前学校有十几位新教师处于“入格”
培养阶段,他们在带教老师的专业引领下,在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上,通过自身努力,快速成长起来,有的已在教坛崭露头角。
入门教师“升格”
培养,有教科研特长的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安排骨干教师带教,创设条件,优化培训环节;对事业心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参加区、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培训。
目前学校五十多位教师参加“升格”
培养,促使他们快速成长为署、区级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风格”
培养,旨在倡导和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
具体做法如下:①以科研为先导,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确立课题,学校在智力投资、经费援助上给予一定支持;②安排带教任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资料来源:分层培养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全面培训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文汇报,2012-02-15,有改编)
分层培养满足不同教师的提升需求,不同培训方法也为教师提供发展的路径。
4.参与式培训与讲座式培训相结合
一方面,采用参与式培训,教师本人参与到培训当中,自己培训自己,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另一方面,结合教师实践中的共性问题,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讲座式培训,提升教师相关的知识水平。
培训方式相结合既能让参培教师快捷、准确、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参培教师深度参与和体验,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操作相结合,还能有效提升参培教师在工作学习中与同事团结协作的能力,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总之,讲座式培训与参与式培训都是很重要的培训方式,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应该灵活地运用,努力提高其培训质量,使培训工作更具实效性和高效性。
三、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是幼儿园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幼儿园办园经验的结晶和反应,对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达成办园目标起保驾护航的作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保证,也是幼儿园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起点。
(一)健全教师考评制度,量化教师业绩
健全的教师考评制度能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对教师的考评是在系统的、科学的和全面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
考评从改进和提高幼儿园工作着眼,通过评价对象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学习,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目标是考评的基础,过程是考评的重点。
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考评类型,如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
可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有机整合绩效考核、岗位等级考核、年度考核,变结果型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增强教师评价的真实性、过程性、有效性。
积极推进教师自我评价,建构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超越的发展机制。
改进评价方式,常态化地组织幼儿、家长满意度测评,综合运用教师互评、行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资料链接
重视教师的日常工作质量评价[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