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隐形人”
。
如何唤醒幼儿园的“隐形员工”
呢?
第一,做好幼儿园员工职业状态调查的制度性安排。
职业倦怠的防治应该纳入教师队伍管理的总体方案之中,制订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干预预案。
通过一套系统的、长期的服务项目,采用专业咨询、指导培训、提供资源、丰富工作内容等方式,全方位帮助教师解决个人问题。
第二,借鉴企业管理先进经验,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AP)。
结合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中EAP的服务模式和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突发事件、职业生涯困扰、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等,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第三,实现岗位轮换和工作丰富化。
幼儿园教师的岗位轮换是指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换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活动,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多种专业领域的经验,帮助员工全面发展,提升职业价值。
第四,培养教师的逆商(挫折商),打造有创造力的团队。
培养教师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第五,努力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
作为管理者,尽可能突出情感化的管理特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而不是一味地施压;尽可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为教师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使他们的郁闷和疑惑得到及时排解。
同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需要。
管理者要积极发展教师的价值,并强化教师给予这些价值的成就感。
成就感增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员工的心理压力,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
(二)把握教师队伍中特殊群体的独特性
随着幼儿园的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发展,幼儿园教师队伍中会不时出现一些所谓的“特殊群体”
,有的特殊群体是长期存在、不可变化的,如男教师群体;有些群体受到时间影响,会有一定变化,仅限于一段时间内的“特殊”
,如新教师群体、产后返岗教师群体等。
案例对产后返岗幼儿教师的管理与规划[8]
产后返岗教师群体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存在,新妈妈教师从返岗到完全适应需要的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
适应期内,新妈妈教师所处的困境直接影响她们的正常工作。
因此,园长应当重视这一群体,对她们的发展进行一定的保障与规划。
例如,落实相关制度,保障新妈妈教师的合法权益;返岗前做好培训,让新妈妈教师有备而来;返岗实习做缓冲,帮助新妈妈教师找回感觉。
在幼儿园实践中,很多管理者认为这些教师是老教师,对幼儿园常规工作都很熟悉,没有再培训的必要。
的确,产后返岗教师的培训重点不在于工作流程与教育技能,而是如何帮助她们尽快适应。
这样的培训涉及缓解返岗焦虑的方法、处理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技巧、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内容。
园长对产后返岗幼儿教师群体的关注、规划与支持,直接影响未婚未育教师对幼儿园管理文化的评价,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的人文氛围。
关注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能够使园长对教师队伍做出整体判断与规划,也是园长进一步做到人本管理的切入点。
园长只有真正了解并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各种发展需求,才能凝聚人心,营造人本、和谐、关爱的氛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