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在很多情况下,不用数字说明不了问题,用多了或用得不合适则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影响传播效果。
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写《时间简史》时曾说“多一个公式,少一千个读者”
。
虽然科学公式与数字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这句话对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科学、巧妙地运用数字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然而,多用数字并不一定都会使新闻枯燥,让人费解。
数字用好了可以给文章添彩增色。
请看美联社的一篇关于通货膨胀的报道。
【美联社电】通货膨胀使语言和美元一起贬了值。
比如说,你想形容某种东西的价格便宜得不可想象,可以说它“不如粪土”
。
可是,眼下连土也不便宜了。
负责修建64号州际公路的伊利诺斯州公路局官员说,1972年,每方土的价格是72美分,去年猛增到1美元30美分,上个月又增加到1美元55美分。
鸡饲料以前和“便宜”
是同义词,但是两年间它的价值翻了一倍。
每包足够把一只小鸡养大的100磅鸡饲料现在价值9美元半——比一只鸡的价钱还要贵2美元。
美国有句成语是:“不比一张大陆币值钱。”
大陆会议发行了大量没有准备金的货币,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使得这些货币的价值比用来印刷它们的纸张还要低。
但是,因为通货膨胀,一张保存完好的1776年发行的大陆币最近两年从15美元上涨到40美元。
而印刷纸,比如你手里的标准新闻纸现在的价钱是每英担(100磅)11美元,而15个月以前是8美元50美分。
如果问你为什么而生气,以至于你会说:“用炸药把他娘的炸了。”
而自从去年以来,不同级别的炸药的价格上涨了22%到40%。
现在每磅炸药价值2美元3美分,比一年前贵了68美分。
最后还有一句殖民主义者带来的土语:“还不如小炉匠的骂人话值钱。”
小炉匠现在差不多已经绝迹了。
不过,在森特雷利正好有一个,他每干1小时的活,价钱是8美元。
每当这位小炉匠用他丰富的腔调骂一句话,假设他因不小心用锤子砸了自己的手指而骂了那么15秒钟,他就得为这句15秒的骂人话所花费的时间支付2美分半。
该报道篇幅不长,完全靠数字来说明问题。
由于它运用巧妙,加上语言幽默,让人既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通货膨胀之沉重,又可以在轻松中读完整篇文章,一如一幕悲剧,让观者笑中带泪。
在新闻实践中,一个为记者们广泛采用的手法是,把单个的数据进行换算或折算处理,如2002年6月14日《人民日报》的文章“战胜饥饿重在行动”
,是这样处理数据的:
目前,全世界每天因饥饿死亡的人达2.4万,相当于每4秒钟有一人饿死;据统计,穷国欠富国的债务高达2.8万亿欧元,相当于法国、英国和奥地利三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报道将每天的死亡人数换算成死亡频率,突出其死亡人数之多,比较容易让读者感受和认知情势的严重性。
同样,将负债金额折算成几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更利于读者直观理解。
现在媒体更多的用图表形式来处理成组的数据,如用柱状表示数据的横向或纵向比较,用圆形切割图表示数据的比例分布,用曲线图表示相关经济领域数据的发展走势。
这样处理数据更直观、形象,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001年12月31日,美国《商业周刊》刊登了《2002年美国经济前景》的深度分析与预测性报道,就是分别用6个图表来展现6项不同的经济指标,预测美国经济将在2002年复苏的趋势,让读者一目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