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节怎样采访和写作国际经济新闻稿件
banner"
>
国际经济新闻报道体裁多种多样,因此不能用任何一种简单的类型来界定。
例如,许多国际经济新闻采用报道会议、演讲、专访和介绍书籍的方法,有些则借用侦查案件、报道战争的手法……如果要将它们划分或者归类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将它们分为消息、通讯、评述三个系列。
有人分为消息、特写及专栏、社论、广告四大类,也有人主张分十几类。
一般而言,经济报道通常分为动态消息、通讯和特写、评论三大类。
一、对经济记者的几条忠告
就采访与写作而言,国际经济新闻与其他题材的采访与写作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由于经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敏感性较强,记者需要具备经济学、经济史、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方面理论基础,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
第一,经济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不仅不能报道好经济新闻,甚至会闹出笑话。
例如,“国民待遇”
(natio)指外国公司在所投资的国家可以享受与该国企业同等待遇。
有人把它按字面翻译为“国家处理”
,让人不知所云。
如果报道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那么读者对报道的可信度就会产生疑问。
此外,如果记者尽说外行话或对采访的问题似懂非懂,会使采访对象认为你无知而不愿意接受采访。
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的加德纳·阿克莱说过,他希望看到采访经济新闻的记者具备两个条件:学过一门经济学,而且,这门学科要考试及格。
这种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说明做经济报道的记者的确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现实是,过去中国新闻机构派往国外的记者中有专门经济方面知识背景的经济记者不多,而且专修国际经济的可谓凤毛麟角。
当然,这种状况这几年正在逐渐改变。
面对快速变化的经济,即使有经济知识背景,也不能怡然自得地坐吃老本,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否则便无法把握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及其本质。
第二,记者必须具备多重视野。
经济学虽然有宏观、微观之分,但报道经济新闻的记者必须具备多重视野。
因为实际中的经济报道很少只涉及一个层面。
例如,美国的“次贷风暴”
造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国际社会为此召开了G20峰会。
这种有全球影响的宏观层面经济新闻,被许多国家的媒体以大篇幅报道;而当记者报道经济危机中失业人士的生活状况以及政府与社会的救助措施时,新闻又从微观层面进入宏观层面。
第三,记者要保持头脑清醒,与采访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私人关系影响记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
尤其在采访企业和企业界人士时,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和企业家总是不愿意媒体报道对他们不利的新闻,有时甚至会利用媒体去传播一些为其特定利益服务的“新闻”
。
安然公司的财务问题被揭露出来之前,曾被媒体称为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因此,经济记者在采访中更需要多想几个为什么,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多请教专家和业内人士,而不是偏听一面之词。
第四,经济报道需要更多的积累和调研。
一般来说,经济新闻中很少有突发性的新闻,就是股市暴跌也会有些前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