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四、“华尔街日报”
式的写作技巧
(一)小人物与大事件
即使是小报都很少能拥有《华尔街日报》那样广泛的读者。
作为美国屈指可数的几份全国性发行的严肃大报,它的销量一直名列前茅,对于一份专业的经济类报纸来说,无吝是“世界奇迹”
。
《华尔街日报》的长盛不衰与美国经济的发达是分不开的,但它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当然也有其自己的独门秘籍,其中颇为厉害的一招就是“华尔街日报”
体——从与重大新闻事件有关的某一有趣的人物或者小故事写起,然后从小故事中引出大事件,最后再折回去照应开头的新闻报道方法。
多年来,该报的记者对这种体例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华尔街日报”
体新闻的结构
专业的经济新闻写起来宏观深奥又容易枯燥乏味,却因与读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广受关注,于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率先使用了一种“以小见大”
的讲故事的报道技巧,打破了普通人阅读专业经济问题的障碍,自然令其大受欢迎。
而且,这种选择一些普通人的故事来讲大道理的技巧,还有另外的“红利”
——容易把读者带入报道中,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与我有什么相关”
,或者“有什么重要性”
。
例如,受众也许对微软公司的一项改革不感兴趣,但如果从一个被提升的年轻程序员写起,这篇报道便有可能吸引读者读下去;有的读者对养老金制度变动的影响摸不着头脑,但如果将一个中年人作为例子剖析,读者就容易理解了。
(二)“华尔街日报”
体的写作技巧
近几年,有人认为“华尔街日报”
体已经日渐衰落,原因是写作难度太大,令不少记者望而却步,这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它的精髓和适用范围所致。
掌握了合适的技巧,使用“华尔街日报”
体进行写作并不困难。
第一,需要“以小见大”
的新闻事件通常都比较大,往往与重大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有关,而且非专业人士未经清楚的解释难以理解或了解其全貌,譬如大政方针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第二,“以小见大”
常常是以小事情见大道理。
第三,“以小见大”
实际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第四,“以小见大”
是方便读者理解“与我有什么相关”
,或者“有什么重要性”
。
最后,风趣幽默是使一切文章吸引人的不二法门。
把握了这几点,写作“华尔街日报”
体的报道就比较轻松了。
开章,叙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吸引读者的目光。
第二部分是过渡段,使读者自然地从一开始描写的人物转到报道的主题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