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三 时效的魅力(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举例来说,中国发生突发重大事件时,新华社较事发地或邻近事发地的地方媒体接到消息更快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有关部门决定先行将一手讯息上报,等待上级指导意见的行政惯例有关。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通讯社,如美联社,有时候比事发地所在国的政府更早获悉某些恐怖袭击的消息,除了它们自己拥有获得信息的广泛渠道,恐怖组织为扩大其活动效应,拟定攻击方案时就已经做好向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重量级媒体报料也有很大关系。

“决战岂止在战场”

,战场上如是,新闻竞赛中亦如此。

有不少时候,能否抢发新闻,除了媒体本身能力,历史纠葛、政治形势、国际关系,常常也会对媒体抢发新闻造成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卡特政府执政、中美合作的黄金时期,时任新华社驻华盛顿首席记者的彭迪发现[1],他在白宫采访的待遇简直与亲政府的美国记者等同:随时可与白宫新闻官接触、交谈和进餐,随总统专机出访,参观美国的军事基地,甚至有美国军火商找上门来,希望通过他向中国推销美国武器。

(二)让系统高效运转起来

由此可见,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要做到“首发”

是相当困难的,有时需要点运气。

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合理调配人力、靠前组织指挥、确保技术支持,那么就有可能走好后续报道的许多个“第一步”

重大新闻事件爆发时,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单位时间爆发出来的信息量十分巨大,最重要的信息往往在瞬间传递,同时可能在瞬间消失或成为过去。

这种落差极大的变化,要求新闻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事物瞬间变化的短暂“定格状态”

,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紧接着又迅速地去抓住另一瞬间的短暂“定格状态”

在此种紧张的情形下,新闻的时效取决于媒体分流和处理巨大信息量的效率。

一家新闻机构分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越强,其采集和编发的信息就越多。

组织和指挥这类报道的步骤大体可概括为:统一组织、集中指挥、高效运转。

1.统一组织

媒体的报道通常是有比较详细的分工的。

首先,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组织必须统一,即形成一个分支简洁、职能不交叉的“战时”

报道机构,进行报道的指挥和稿件的快速处理。

以新华社为例,在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时一般都组建临时的报道中心,下设记者联络组、中文稿件组、外文稿件组、资料背景稿件组、图表新闻组、图片新闻组和技术保障组等,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次,新闻机构应尽快向发生事件的地区派出记者或者记者组。

对具有一定可预见性的重大突发事件,如台风、洪灾、某些政变或战争等,要出色地组织报道,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可能爆发的事件的预测。

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组织工作。

这类事件往往要求赶赴事件发生地的记者必须提前到位,因为一旦事件发生,事发国家或有可能拒绝外国记者入境,或因交通中断等不可抗力使记者无法接近核心事发区域。

最少,当竞争对手早已就位而你还在途中时,是无法赢得新闻竞赛第一仗的。

1999年,新华社在北约空袭南斯拉夫之前,及时向科索沃和贝尔格莱德派出了记者,为空袭后报道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但是,也有几次因为准备不足而误了时机,给报道带来了困难。

要对预测性的事件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有时非常困难。

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

当时国内的军事和国际问题专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判断。

一种意见认为战争在一到两天内将爆发;另一种看法是美国等国不一定马上动手。

如果新闻机构决定为报道这场战争不惜代价,局势却照第二种看法发展,旷日持久下来花费不菲。

如果新闻机构采用第二种预测,暂缓部署,局势却偏偏按第一种预测直转急下,其很可能失掉参与新闻角逐的先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道果开始乾元劫主最强反派系统重生之名门皇后异度高校[无限]凰女拒嫁:奈何桃花如此多洪主漫威世界的超人我在绝地求生捡碎片道门振兴系统离婚后,少夫人天天轰动全世界当快穿大佬拿了女配剧本我在大佬身边尽情撒野破事精英里的保安不让江山凶案现场直播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佬她又在末世开挂了快穿女主是个真大佬乖宝别哭!禁欲大佬掐腰哄黑莲花皇后她权倾朝野重生1998谈小天逆天仙尊2游戏才不会变成现实南宋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