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对话,可以反映人物的心态、想法,再现现场气氛。
因此在实践中,像法拉奇那样完全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人物的记者大有人在。
这种方式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真实可信。
人们可以从被采访者的语气、措词等来理解人物的性格。
有些记者、包括有些读者比较偏爱这种“原汁原味”
的人物报道。
第三,新闻故事和背景灵活穿插、巧妙结合。
交代人物背景,如其家庭出身、个人经历以及与人物有关事件的梗概等,对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理解他的想法、做法和性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通过他人之口来描写新闻人物。
人的性格往往是多面的。
明星、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他们真实的性格,或者说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真实面貌。
作为政治人物、明星,他们在公开场合也许是热情的,富有感召力的,但在私底下也许是沉静的、郁郁寡欢的。
因此别人,特别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看法会使读者感到更真实,因而怀着更大的兴趣去阅读。
因此,通过采访名人身边的人来写新闻人物也是人物专稿的一种方式。
第五,以塑造群像方式介绍人物。
按某个主题写几个或一批类似的人物,突出他们身上共性的特征,这一做法能够更深化主题,同时也更有趣味性。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式写人物,无非是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人物最本质的特性,反之很难写出成功的人物专稿。
美国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引用了《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挖苦有的报刊将新闻人物写得千人一面:
【华盛顿讯】为什么世界这样一团糟——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摆在我们眼前。
如果这些传记都是可以相信的话,这些人都是一个模样,令人很不愉快。
他们往往都是些“才智过人的人”
。
他们都是一天工作16小时(据他们的秘书说),都有了不起的幽默感。
虽然他们冷酷无情地驱使自己的手下人,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却双倍于人。
他们发表意见时轻松自在的样子使他们的同事也大吃一惊。
虽然他们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而且在那些很少的场合中喝酒时从来不超过一杯——他们累得断腰的工作日程并没有妨碍自己帮助孩子温习代数,重读康德的著作,打打室内网球或高尔夫球以锻炼身体。
杰克·海敦的目的是劝告记者们要将笔下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特点,他提出的建议是用故事、轶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他说一件轶事比几百个形容词更能说明问题,读者也更容易记住,并乐于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也许听过有人这样形容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打喷嚏,华尔街就感冒”
,但为更多的人津津乐道的则是,这位当年牵一发动全身的人物喜好躺在浴缸里对美国的金融政策指手画脚。
此外,这位学者还建议记者少用干枯无味的长篇大论,应该多用引语来支持自己对人物的判断,适当地描写人物的举止、容貌、服饰和引用传记性的资料,如年龄、事业、家庭、生活方式等来丰富人物报道。
(二)人物专稿的结构
人物消息基本上还是采用消息的写作方式。
人物专稿则不一定,需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安排结构,新闻由头(引子)一般不放在导语中,往往穿插在中间。
一般而言,它的结构不外乎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这几种。
1.纵向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