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时间差”
独家新闻
“时间差”
独家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在时间上抢先于其他媒体发表的新闻。
这个时间差可以是几天,几小时,几分钟,甚至几秒钟。
人们平时见到的独家新闻大多数属于这类。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发展,“时间差”
独家新闻越来越多,时间差距也越来越接近。
新华社外籍报道员贾迈勒最先报道伊拉克战争打响的稿件就是一例。
他发出的第一条快讯《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仅比紧随之后的美联社快36秒。
一般来说,时间差越大,媒介或记者本人获得的荣誉和建立的信誉也越高。
独家新闻具有社会认可的特征。
这种荣誉和信誉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说,要在事后才能被识别和认可。
一些大通讯社和大报、电视台的声誉,就是在不断地发表独家新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和总部设在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
(二)绝对独家新闻
绝对独家新闻指的是那些经过记者的挖掘,被掩盖的事实得以公之于众的新闻。
1971年6月《纽约时报》连载的《关于越南的秘密报告》,被西方学者誉为经典的绝对独家新闻。
这家报纸的记者从参加起草报告的研究人员那里得到报告的主要部分,以连载形式刊登。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前,曾派基辛格到中国打前站。
这个事实早就为人所知。
但若干年后,有报道披露当年基辛格访华的一些具体细节和幕后故事。
有人把这类报道也称为独家新闻,单独归为一类,称为所谓第三类独家新闻。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时间差”
独家新闻的时间差距在缩小,绝对独家新闻的采访难度加大。
于是,媒体和记者有计划地对一些人们特别关注的非事件性新闻进行深入采访报道,以期获得像独家新闻那样的轰动效果和社会反响。
有人将它称为新型的独家新闻。
例如,20世纪末,欧洲的一些媒体对非法移民进行了集中连续的报道,对移民的构成、流向、生存状况等一一作了报道,甚至还采访了“蛇头”
,了解他们的获利情况等,这些报道在欧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现在这种形式的独家新闻越来越多,并为人们所接受,因此也逐渐成为媒介展开竞争的领域。
三、获取独家新闻的艰辛
独家新闻被称为“新闻中的新闻”
,有着无限的魅力。
但拼抢独家新闻的花销是非常惊人的。
2003年3月31日,巴格达一座被毁的通信大楼内,一名电视记者在进行报道(新华社发)
2001年,阿富汗战争即将爆发,各媒体在战争爆发前一周为报道所做的支出就已超过2500万美元。
有人曾列了这样一张清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