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他们一家搬入新房子的时候,莫斯科的建筑市场正兴旺。
斯塔罗勃夫每月能带回家正常的工资。
有时候他还能带回家一些额外的钱。
他为家里买了新的冰箱、电视。
他从他工作的银行建筑工地上偷了一些粉红色和黑色的大理石,用来装修他们的新公房。
来自另外一个装修工地的灰色地毯也铺在了他们家的客厅。
斯维塔娜买来了架子、墙纸和照明设备。
“都是最便宜的,”
她说。
……
(五)写“人”
的活动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
的出现,可以使经济新闻“活”
起来,“动”
起来,这是增加经济新闻可读性的有效办法。
有的经济新闻比较枯燥的原因就是因为只单纯地报道事件、政策、数字,就像人们常说的“见物不见人,见措施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
。
当然,经济报道中写人,其着重点在经济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喜怒哀乐。
写经济新闻人物,与写别的人物略有不同,侧重写人物是如何进行经营活动,如何进行决策的,强调其作为企业界人士、政策制定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经济新闻中有了人的因素,就容易写得“活”
一些,读者就更爱看一些。
2003年6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介绍甲骨文软件公司创始人埃利森的文章,就是着眼于他如何在软件界出“坏招”
来与对手竞争这一点的。
高科技产业界的坏孩子明年就要跨过60岁的门槛了,可他还是一直忙忙碌碌,四处宣扬自己的主张,可谓年事越高越不服老。
他预测说,这个当年自己参与创建的行业已经迈入了艰难的中年。
他以老资格公司领导人的口吻说道,硅谷热火朝天的兴盛时代的的确确已经结束了。
不要相信这些话!尽管举手投足间透着十足的成熟,埃利森的恶劣行径仍然可以车载斗量。
按照常理,安然丑闻发生以后,现在大家都死死地盯着公司管理状况,头头脑脑们应该保持低调才是。
可埃利森恰恰不是这样。
这位甲骨文软件公司(第二大独立软件公司)的创始人做了件出格的事情,对竞争对手——软件制造商仁科公司进行恶意收购。
这种事情在硅谷可是大忌:依靠雇员贡献知识资本的高科技公司非常脆弱,经不起这种计策的打击。
他曾经与圣何塞机场发生冲突,仅仅为了让自己的私人喷气飞机在晚上11点以后着陆,而那是违反规定的。
这样一个人,似乎注定总是要与人斗来斗去。
对于这位甲骨文软件公司的老板来说,胜利意味着一切。
他打赢了与机场的争斗。
现在,如果他真的决心收购仁科公司,那么华尔街下的赌注会支持他赢得这场收购之战。
情形要么是这样,要么他就会让人们对仁科软件公司的未来产生怀疑,觉得他也许会毁了这家公司的远大前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