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怀疑主义出生于意大利爱利斯城的皮浪(约公元前365—前275年)创立的怀疑主义学派,是希腊城邦后期的另一个重要哲学学派。
此学派因皮浪之名亦有皮浪主义之称。
怀疑主义学派存在了很长时间,其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创始阶段,以皮浪和蒂蒙(约公元前3世纪)为代表;柏拉图“新学园派”
阶段,代表人物是阿尔凯西劳与卡尔尼亚德,他们不属于皮浪派,但其学说与皮浪主义联系甚多;约公元前后的皮浪主义复兴阶段,以安西尼德穆和阿格里巴为代表;公元2世纪前后,以梅诺多图与塞克斯都为代表的阶段。
塞克斯都是皮浪主义的集大成者[87]。
下面主要介绍早期怀疑主义的学说。
怀疑主义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均采取怀疑的态度。
他们说:“我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假的。
所以我们不应当相信它们,而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说,它既不不存在,也不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而也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
[88]“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固定下来当作教训,因为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
[89]怀疑主义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采取怀疑的态度,并非出于轻率的思考,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哲学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各派哲学家都在为自己的学说辩护,哲学的问题并没有最终的答案。
这些哲学家的研究就像在一个黑暗的巨大的房间里寻求真理,即使他们掌握了真理,怎么就能知道他们掌握的就是真理?所以,怀疑主义并不是怀疑真理的存在,而是意识到人对真理的认识有局限性,人对真理的认识没有客观的标准[90]。
怀疑主义的认识论在其伦理学中有充分的反映。
他们的怀疑论就是要消解理论对人精神的束缚,从而恢复人的精神自由。
他们认为,不去思考哲学和宗教的观念,人生就会自由而轻松。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
[91]怀疑主义者的心态可以用蒂蒙的诗来表达:“生活在十分平静的状态中,永远免去操心,摆脱烦恼,不理睬哲人们的所有谎言。”
[92]怀疑主义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在乱世中保持心灵平静,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思想。
在古希腊城邦走向衰落的时代,古希腊三大哲学流派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伦理学在此时期有了重大发展。
此三大学派学说的内容不同,然其异中也有同,这就是黑格尔所指出的,追求人精神的自由是他们的共同目的。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4]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0页。
[6]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第168页。
[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8页。
[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9页。
[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6页。
[1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6页。
[1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3页。
[1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1页。
[13]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第427页
[1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2页。
[1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7页。
[1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6、18页。
[1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5页。
[1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9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