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接着,利用弗西斯和底比斯之间的战争,腓力直接插手中希腊的事务。
当时在希腊大陆上唯一有能力阻止马其顿南下的城邦是雅典,但此时的雅典正被财政上的危机所困,公民兵军心涣散,在马其顿人已经在中希腊站稳脚跟的时候才真正地行动起来。
从公元前351年开始,雅典政治家和演说家、“反马其顿派”
的代表人物德谟斯提尼发表了一系列“反腓力演说”
,在他的鼓动下,雅典和底比斯纠集一些城邦组成了一支反马其顿联军,共同抵抗腓力的进攻。
公元前338年,希腊联军在喀罗尼亚与腓力的军队展开决战,但大败而归。
此役中,希腊军队的虚弱和无能暴露无遗,喀罗尼亚一役也就成为马其顿人入主希腊的决定性战役。
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集了全希腊的会议,除斯巴达之外,各邦均派代表出席,会议宣布成立希腊城邦联盟,推举腓力二世为盟主。
会议还宣布联盟各邦保持各自的政体不变,相互之间不再战争,各邦内部禁止重新分配土地和财产,召回流亡贵族。
科林斯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马其顿成为希腊新的霸主。
在实现了希腊和平的同时,会议还制订了准备向波斯帝国发动报复性战争的东征计划,腓力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希腊各邦广泛的赞成和欢迎。
实际上,对波斯帝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报复,不如说是为了攫取其土地和财富。
与此同时,对于日益陷入重重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希腊城邦来说,对外发动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也是一剂缓解社会矛盾从而转嫁和摆脱危机的良方妙药。
雅典演说家、“亲马其顿派”
的代表伊索克拉底提出的“把战争引向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
的战争口号,揭示了这次东征的真实目的。
科林斯大会之后,腓力二世就开始着手制订东征的具体计划,并展开各项准备工作。
不久,一万人左右的先头部队被派往亚洲。
但就在此时,腓力却在女儿的婚宴上突然被刺身亡,他年仅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也就是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公元前336—前323年在位)。
二、亚历山大及其东征
少年英雄亚历山大是一个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人物。
正如希腊化史专家沃尔班克所言:“亚历山大执政仅13年,但在这13年中他完全改变了整个希腊世界的面貌。”
[4]作为希腊城邦时代的终结者和希腊化时代的开创者,历史上对这样一个“继往开来者”
(普鲁塔克语)的记述并不缺乏,关键是如何对他作出判断和评价。
阿里安说:“事实上,还没有一个人物像他那样有这么多历史家进行记述,所记内容又这么不一致。”
[5]他是一个仁慈的统治者还是残忍的暴君,是一个有骑士风度的哲学家还是一个“无人性的人,一个僭主”
,在学术界仍然存在着极为不同的看法[6]。
实际上,通过亚历山大一生的经历和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到其性格和思想经历了很多变化,充满了诸多矛盾,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复杂性正是其所处时代的复杂性的直接反映。
亚历山大出生于公元前356年7月,母亲是伊庇鲁斯的公主奥林匹娅斯。
据说就在他出生的这一天,他的父亲腓力二世打了一场胜仗,他派出的马车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获得了优胜[7],真可谓“三喜临门”
。
亚历山大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希腊文化教育,他的老师就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据说,“他的生性极其喜爱各种知识和学问……常常把经过亚里士多德校订过的荷马《伊利亚特》和他的短剑放在枕头下面。
他说这部书是一切武德和用兵的怀中宝库”
[8]。
不过,在从亚里士多德那里继承了哲学家所具有的探索未知的强烈渴望的同时,他并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把目光局限在“大小必有限度”
的城邦上面,而是立志于通过征服去建立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