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部分富人占有大量财富,其墓穴规模宏大,建造精美,殉葬品工艺精湛、数量众多。
有一个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青铜铠甲、精致陶瓶、三个金戒指,还有一些金叶碎片、两把双面斧、十二枚铁质货币。
与此同时,阿哥斯存在一个“裸汉”
阶层。
裸汉是一批经济地位低下、缺衣少食、不能从军打仗的社会成员。
统治阶层内部也存在矛盾。
阿哥斯控制阿戈利斯地区主要通过联合的方式,这些被迫臣服的地区并没有真心诚意地服从阿哥斯的统治,提林斯、瑙普利亚有自己的度量衡制度,迈锡尼则在公元前8世纪后期开始崇拜阿伽门农,而不是赫拉克勒斯。
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强大的王权来应对,也为强权政治的建立提供了机遇,而重装步兵则成为王权利用的社会力量。
方阵战术需要大量的士兵,这使得以前处于较低层的社会成员也被吸收到军队中。
战争胜负也不再取决于少数贵族精英的单打独斗,而是军队的整体行动,日常生活中的贵族这时失去特权,他们与普通士兵平等地排列在方阵中。
这种军制的变革一方面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提升了普通士兵的政治地位。
约在公元前670—前660年期间,斐冬建立僭主政治。
斐冬是特美诺斯家族的第十代国王。
在担任一段时间国王之后,斐冬摆脱贵族的制约,行使了超越以前国王的权力,被后人称为僭主。
亚里士多德称,斐冬起初为王,后来终于做成了僭主[26]。
斐冬可能是通过逐步篡取权力而成为僭主的,这种权力过渡可能比较平稳。
史料关于斐冬在内政方面的措施记载极少,只知道斐冬成为僭主之后,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
这一制度在当时影响极大,希罗多德称这一制度通行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一直到公元前5世纪都在使用。
这一制度具有双重功能,一是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二是抑制贵族的不公平买卖,有利于平民。
斐冬还可能平均分配过土地[27]。
史料对斐冬的对外扩张记录较多,约在公元前669年阿哥斯在许西埃战役中打败斯巴达,夺回库努里亚(ouria)。
次年,阿哥斯出兵厄利斯,帮助匹萨提亚人(Pisatian)夺回奥林匹克竞技会控制权,并亲自主持了当年的竞技会。
斐冬发动了多次对外征战,曾经与西昔翁、科林斯、斯巴达、厄基那交战,互有胜负。
据说,斐冬自己也在干预科林斯时战死。
通过战争,阿哥斯控制了阿戈利斯地区,并一度占领伯罗奔尼撒半岛东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向南直到麦利亚(Melea)海角,包括基塞拉(Cythera)岛。
斐冬之后,他的儿子拉克戴斯(Lacedes)和孙子迈尔塔斯(Meltas)相继即位。
迈尔塔斯统治时期,阿哥斯国力衰退,在战场上多次败于斯巴达。
公元前6世纪中期,斯巴达东向侵入提该亚。
提该亚位于阿戈利斯平原南部,是进入阿哥斯的南大门。
阿哥斯举措不力,斯巴达约在公元前550年控制了这一地区。
战场上的失败加剧了阿哥斯国内的矛盾,迈尔塔斯未能满足下层人民平分土地的要求,平民可能举行了暴动或抗议,迈尔塔斯不得不流亡境外。
一份属于公元前570—前550年间的碑铭中出现了新的官员——Demioi,却没有国王的名字。
Demioi人数或9个或6个,表明阿哥斯建立了贵族寡头制度。
寡头统治并不稳定,最高官员人数变化不定,在此后的特定时间内还曾经一度恢复过王政。
寡头统治也没有能挽救阿哥斯。
大约在公元前549年,阿哥斯在“锦标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