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王室所拥有的大量宫廷奴仆,如陶匠、青铜匠、绳工、纺织工、漂洗工、碾米者、束发带制作者等,被集中于王室的各手工作坊中劳动,每月从宫廷领取口粮,或取得土地的使用权。
和农产品一样,手工业和纺织业的产品也以贡赋的形式集中到宫殿之内,由王室进行支配,除了满足王室日常消费和生活需求之外,也用于对官员的赏赐等再次分配,或进行出口贸易。
另外,以线形文字B书写的泥板文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神坛供品的记录,可能祭祀供品也是王室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王室正是通过对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对大量劳动者的奴役剥削,集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获得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而为强大的王权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并足以维持行政官僚体系的运行。
而迈锡尼文明的繁盛也与集权的君主制和“宫廷经济”
模式紧密相连。
正如有学者所言,在晚期青铜时代的希腊大陆,并未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迈锡尼国家的产生,更多的是因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控制剩余产品)与对外贸易的组织,以及宫廷对贵金属资源的垄断。”
[20]
迈锡尼文明的衰落及其原因公元前13世纪中后期,迈锡尼文明依然保持着繁荣兴盛,但危机也随之出现了。
迈锡尼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古希腊的一些神话传说中曾隐约提及由此引发的王朝更迭,以及迈锡尼人诸国之间的战争。
约公元前1250年以后,迈锡尼、提林斯等国均大规模地加强了卫城的防御设施,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不稳定局面的直接反映。
稍后,大约公元前1240年左右,希腊诸邦在迈锡尼的领导之下组建联军,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统帅,发动了对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的跨海远征,即希腊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古希腊神话传说认为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拐了美貌的斯巴达王后海伦所致,而真实的原因可能是迈锡尼人试图在爱琴海地区进一步扩张势力或劫掠特洛伊的财富。
特洛伊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沿岸,扼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的要冲,向经过赫勒斯滂海峡的船只课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爱琴海区域、黑海沿岸及西亚之间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中转站,商旅云集,繁荣富饶,被誉为一座“富有黄金和青铜的城市”
,故而引发了迈锡尼人的贪欲。
希腊盟军的围攻遭到特洛伊等盟国的顽强抵抗,大概由于金钱和给养的缺乏,希腊人无法集中全部兵力攻城作战,一部分希腊军队不得不从事海上掠夺或耕种土地,因此战事拖延了10年之久。
[21]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载,最后希腊人巧施“木马计”
,才将特洛伊城攻陷。
远征特洛伊是希腊人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也标志着迈锡尼文明发展的巅峰。
不过,迈锡尼诸国尽管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但也在漫长的战争中遭受极大的损失,元气大伤,迈锡尼文明自此衰落。
公元前1200年前后,派罗斯王宫被大火焚毁,化为一片焦土,派罗斯城邦灭亡了;迈锡尼、提林斯的宫殿、城堡及其他迈锡尼人居址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虽然迈锡尼、提林斯残存了下来,甚至一度出现了一些复兴的迹象,但毕竟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公元前12世纪中后期,希腊大陆中部和南部的迈锡尼诸邦和居民点又多次遭到严重破坏,迈锡尼文明渐趋衰亡。
这一时期,迈锡尼社会动**不安,人口锐减。
迈锡尼人纷纷远离故土,迁入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阿卡亚、中希腊的阿提卡地区,或遁入阿卡迪亚山区,甚至逃往海外的塞浦路斯、克里特岛等地,而原来人口稠密的阿哥利斯、拉哥尼亚、美塞尼亚等地则人烟稀少,一片荒芜[22]。
传统上一般将公元前1200年前后派罗斯诸邦宫殿的毁坏以及此后迈锡尼文明的衰亡归结于多利亚人的征服,认为大约自公元前1200年至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北方的多利亚人多次南侵,最终征服了伯罗奔尼撒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进而至爱琴海诸岛,从而引发了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10世纪初希腊人诸部落的又一次大迁徙。
多利亚人的南侵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被称为赫拉克勒斯后裔的回归。
相传赫拉克勒斯是迈锡尼城创建者珀尔修斯的后裔,宙斯与底比斯王安菲特律翁之妻阿尔克墨涅所生之子。
宙斯意欲让赫拉克勒斯继承迈锡尼王位,但因赫拉女神的嫉恨和陷害,赫拉克勒斯不仅失去王位继承资格,而且被迫为迈锡尼国王欧瑞斯透斯服苦役。
而多利亚人据说是希腊人始祖希伦之子多罗斯的后裔,原居于多利亚[23],其国王埃吉米乌斯一度被色萨利部落拉庇泰人驱逐,后在赫拉克勒斯的帮助下才得以复国。
因此当赫氏之子叙罗斯前来求援时,埃吉米乌斯以三分之一国土相酬,多利亚人的一个部落也以叙罗斯的名字命名,另外两个部落则得名于埃吉米乌斯的两个儿子潘菲洛斯和达马斯[24]。
后赫氏之子叙罗斯率领族众和多利亚人,在雅典人的帮助下,杀死迈锡尼国王欧瑞斯透斯及其诸子。
迈锡尼人遂请求珀罗普斯之子阿特柔斯为王。
按照修昔底德的说法,“这一则由于迈锡尼人害怕赫拉克勒斯的后裔,二则由于阿特柔斯势力强大,而且他一直注意赢得民众的支持。”
[25]赫氏后裔在雅典支持下向伯罗奔尼撒进军,在地峡处与迈锡尼人(包括阿卡亚人和伊奥尼亚人)相遇。
叙罗斯提出愿与伯罗奔尼撒军队中最优秀的勇士单独决斗,获得迈锡尼人的同意。
双方缔结誓约,如果叙罗斯获胜,赫氏后裔准许返还故土;如果失败,他们在100年内不得再返回伯罗奔尼撒。
决斗中,叙罗斯当场阵亡,赫氏后裔无奈撤走[2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